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產業生態大好 Hi-Tech可撈

2019-03-25
■港珠澳大橋VR全景體驗。 資料圖片■港珠澳大橋VR全景體驗。 資料圖片

楊偉雄自2015年11月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他在分享上任三年多來的工作體會時一再強調,局方一直致力改善香港創科生態系統,不論創業投資金額、「獨角獸」及初創企業數量等,各方面均較數年前大有改善,期望可打破本港所謂「『Hi-Tech揩洁ALow-Tech撈洁z」的舊有觀念,證明「Hi-Tech都可以撈洁I」

「獨角獸」及初創企數量增

楊偉雄提到政府用以增加研發投入的方法大致有幾種:其一是由政府加大投資,現屆政府已投入近1,000億元;其二是拋磚引玉,「即係政府出一蚊,你出一蚊之類的概念,吸引私營企業共同投入,這點亦已經做到」;還有一招是加強誘因,好比是早前推出的「超級扣稅」,有關措施均行之有效,能刺激研發投入。

那麼本港的創科「成績」又是如何?楊偉雄舉出多個例子解答,「4年前,香港沒有『獨角獸』(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現在我們已知有5隻,來自數碼港、科學園等不同機構,都是香港人的驕傲。」

另一方面,他指本港的初創企業過去數年均是雙位數字增加,共享空間亦由以往10多間增至現在接近100間,亦有不少國際名牌集合在此,「凡此種種,均顯示本港創科生態系統的形成與改良。」

不過,他亦表示,直至目前為止本港的研發投入仍是以政府主導,「這也許是受到過去所謂『Hi-Tech揩洁ALow-Tech撈洁z的印象影響,但我相信現在已可證實,Hi-Tech都可以撈謘v。

本港近年聚焦發展四大優勢範疇,即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其中政府已在香港科學園建立的兩個科技創新平台,專注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及專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

至於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方面,楊偉雄表示上述範疇未必需要完全依照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的模式去做。

eID有望最快明年應用

他指創科局一直積極從事智慧城市建設,數碼個人身份(eID)是其中之一,有望最快明年應用,而這亦可惠及金融科技;而數碼港的金融科技社群目前已有逾300家公司,透過磨合將可創造更大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