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稿】蔡堅:改善工作環境 才可留住人手

2019-04-11
■公立醫院醫生每年流失數目愈來愈逼近本地新培訓的醫生數目。圖為醫護人員工作情況。 資料圖片■公立醫院醫生每年流失數目愈來愈逼近本地新培訓的醫生數目。圖為醫護人員工作情況。 資料圖片

對於基金會六大建議,醫委會委員蔡堅批評想法過於理想化。他個人同意提供執業試的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但事實是醫委會早前亦曾提出類似建議,結果被醫委會以要保證執業醫生質素為由否決。

至於省卻考試前的實習期,他說:「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不實習就發牌,等於攞人命較飛。」

他強調,在本港執業就必須經過本地的實習考核,不可能以外國的實習經驗代替。

蔡堅指出,香港整體醫生人數並非嚴重不足,問題只出在公院工作環境惡劣,醫生流失到私營市場。治本之道是大幅增加病床、護士、手術室、基層醫療設施,避免急診室被濫用等等,改善工作環境留住公院醫生。增加海外醫生可取,但不能放寬要求大量輸入,否則「外援」醫生可能幫不了忙,反而添亂,甚至危及病人安全。

蔡堅指出,目前循「免試」途徑有限度註冊的醫生,大多是由大學聘請來的一些專科教授,例如只研究解剖的專家;或醫管局一些非臨床職位,如行政工作的醫生,若進一步向他們發放臨床的正式註冊醫生牌照,顯然不合理。至於認可全球前50所醫學院的醫科生「免試」執業,亦可能被批評「崇洋媚外」,造成歧視。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