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日前,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幕。除了備受矚目的主競賽單元外,「注目未來」單元及VR單元也結出豐碩成果。這兩個單元所側重的新影人、新技術匯聚着北影節新力量,也開闢着北影節新的多元化格局。
新影人
北影節官方單元之一的「注目未來」創立於2014年,至今已是第六屆。該單元所選影片都是新導演的第一或第二部長片作品,注重更個性化、自由化的表達,鼓勵視聽語言創新,希望挖掘、幫助有才華的年輕影人,探索未來電影的發展方向。
「新影人需要業界和觀眾的關注。而『注目未來』恰好為他們提供了放映作品、學術訪問、交流切磋的機會,幫他們找到受眾、積攢口碑,在人脈、資金等方面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助力。」該單元選片助理黃雋華說,今年該單元新增了場刊打分制度,借知名影評人的影響力宣傳影片和影人,今年入選的12部影片,有一部分已在中國售出版權。
「本屆『注目未來』共放映13場影片,觀影人數超4,000人次;舉辦了8場主創映後交流會,創下歷年之最。」該單元執行承辦方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吳冠平在單元閉幕式上說,「注目未來」將繼續發揮孵化器的作用,為全球電影市場發掘優秀的青年電影人才。
新技術
虛擬現實(VR)是廣受關注的新技術、新媒介,也被認為是電影創作上極具潛力的新語言。北影節自去年便開辦VR單元,成為中國首個將虛擬現實作為官方展映單元的國際電影節。
「今年VR單元分為VR影院、8K影院、交互裝置三個板塊,展示了不同形式類別的前沿虛擬技術。」參與該單元策展工作的砂之盒沉浸影像展助理岳景萱介紹說。
「VR提供的360度全沉浸式和交互式體驗,讓觀眾從固定座椅視角上解放出來,成為影像的親歷者、參與者。這種全新技術既與傳統的電影、戲劇、遊戲等形式接軌,又蘊含着自身的無限可能性。」VR單元策展人車琳表示。
「今年VR單元進行了全新升級,不僅場地擴展、放映設備數量翻倍,還首設『觀眾選擇影片評選』活動。」車琳說,今年VR單元放映近700場,體驗觀眾人數達2,200多人,較去年增長顯著,對VR影像新業態的把握及對VR影像觀眾的培養已初見成效。
新的多元化格局
兩個單元的新影人、新技術助力北影節開闢着新的多元化格局。據介紹,「注目未來」單元開辦以來,參展片的製片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元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片更是在這裡找到了集中展示窗口。
「從往年的吉爾吉斯斯坦、羅馬尼亞,到今年的俄羅斯、匈牙利、塞爾維亞、巴西,一方面諸多國家和地區的特色影片豐富了中國觀眾的觀影經驗,另一方面中國觀眾的評價也給予這些影片更多元化的反饋。」黃雋華說。
同樣多元化的還有兩個單元所展映作品的類型與題材。「我們在影片題材上並不設限,即使就具體國別的影片而論,也既有主流的,也有小眾的。」黃雋華舉例說,如今年入選的伊朗片《離婚了還來找我》就不同於常見的表現傳統文化、反映社會問題的伊朗電影,而是獨特的家庭倫理喜劇。今年VR展映影像既有《星球》這樣的科普性作品,也有《家在蘭若寺》這樣的藝術片,還有《戰地明信片》這樣的歷史戰爭題材,車琳說。
此外,兩個單元都試圖營造一種交流和碰撞的語境,讓影片主創也能感受到多元文化氛圍。「注目未來」單元組織影片主創赴故宮、圓明園等名勝古蹟遊覽,使外國電影人在感受現代化中國的同時,也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VR單元則連續兩年將展映地點設在極具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空間,讓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和前沿科技衝撞、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