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在高質量發展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2019-05-16
■北京市政協委員孫慶賀(中)、聶一菁(左)做客《委員聽民意》節目,就「如何加強老城保護與有機更新,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 網上圖片■北京市政協委員孫慶賀(中)、聶一菁(左)做客《委員聽民意》節目,就「如何加強老城保護與有機更新,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 網上圖片

日前,北京市政協委員孫慶賀、聶一菁做客《委員聽民意》節目,就「如何加強老城保護與有機更新,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互動交流。

就如何平衡把握老城的保護和發展,聶一菁表示,老城的保護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疏解騰退出的空間可以作為老城保護的空間;保護老城的同時,也在保護老城所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豐富城市文化機理;古城保護和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現代居民生活在其中,能夠使老城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孫慶賀認為,現在城市已經到了新的發展階段,要實現保護與發展的平衡,就是要實行高質量發展,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要轉變發展的思路,注重產業的優化升級,對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同時要拓展騰退空間;也可以採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恢復傳統建築形式。老城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保護和發展就能均衡。

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如何利用老城保護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聶一菁建議,在加大力度進行老城保護的同時,軟件應該同樣跟上,讓建築中所講述的故事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將中國北京的古都風韻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孫慶賀表示,空間是保護的載體,而文化內涵是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所在,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精神的靈魂才有新的生命力。所以,不僅要做好歷史文化挖掘的工作,挖掘其內在的精神文化內涵;也要做好展示工作,發揚與傳承其人文魅力。

針對網友對老城保護和更新需要的資金來源和現狀提出的疑問,孫慶賀回應稱,資金來源是多元的。最大的是政府公共財政的投入;有一些企業對老城的保護非常有興趣,他們也願意投入其中;同時有一些產權單位和產權人使用自有的資金進行改造。

吸收社會資金參與老城保護

聶一菁認為,可以考慮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老城保護,使得文物保護能夠進一步多元化、社會化,同時也使文物能夠更活態化地傳承下去。前提是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

英國有完善的法例為老城保護與改造提供法律支撐,意大利對老城區文物古蹟實行「整體保護原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條款早已被寫進憲法。

談及北京老城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情況,孫慶賀表示,關於老城保護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就是法律法規層面。包括國家、北京市的法律法規,像國家層面有歷史式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在北京市有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條例、北京市實施文物法的保護辦法等。

其次是規劃的層面。包括城市總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規劃、皇城保護規劃,還有正在編制的老城整體保護規劃,經過批准的各類專項規劃等。

第三是導則技術規範層面。例如北京市整體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設計導則,從基礎層面對包括平房院落的格局、高度,包括垃圾桶、標誌牌都進行引導性的規定。此外還有一些精細化管理的法規,適用環境的,類似廣告牌匾,道路的附屬設施等。

孫慶賀指出,可以說,目前的法律法規體系是比較完整和完善的。

老城保護離不開市民參與

而老城保護也同樣需要市民的參與和配合,聶一菁表示,最容易實現的就是參與關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體驗活動,比如逛元宵燈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參加《委員聽民意》,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同樣能夠為老城保護作出貢獻。

孫慶賀認為,老城保護的各個階段,都離不開市民的參與。在規劃編制和方案制定的階段,市民可以參加到規劃方案的編制和方案的研討過程中,提出要求和建議;在保護更新項目的實施階段,在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給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特別需要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市民可以對項目的實施提出意見,有問題可以進行修正;最後,就是民智和民享的階段。在見到成果的時候,更需要市民來參與,積極貢獻力量,維護建設好的新家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