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古文解惑】應物無私 帝王之要

2019-05-31

《莊子》內篇最後一篇為《應帝王》,主要講述帝王治國之法。至於篇旨,一說謂「應」為「應答」,以為本篇乃應對君王治國需要的回答;或釋為「應該」,認為篇旨乃討論怎樣的人才應該成為君王;又或釋為「順應」,指懂得順應之道者才能成為君王。上述諸說之分歧,主要在於如何訓釋「應」字。其實,《應帝王》中已有論及「應」與「帝王」之關係,其文曰:

蚙′隻W尸ゝ,茯倏悕笙ㄐA茯馬ぁ蠑丑A茯高墨Dぁ。體あ盡蚑a,而遊荇蚙均F盡其所受乎天,而茖ㄠoい,亦虛ぅ而已。至人う之用心若鏡,不將11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12而不傷。

綜上所述,莊子始終主張無為而治,認為帝王之要,乃在於保持少私寡欲,做到虛己無為。文末提出「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謂帝王應以平常心來照應萬物,順應自然變化,然後超脫物外,避免勞神傷身。

據此,《應帝王》之「應」,當指「順應」,概謂帝王應當懂得順應自然之道,能以平常心來照應萬物,而不必存在個人好惡私念,更不宜凸顯或獨佔功德。其中道理,至今仍值得好好借鑒。

譯文

不要成為名譽所歸,不要作為謀劃所在,不要擔當事務所任,不要充當智慧所主。體悟無窮大道,行事淡然無跡,盡情發揮其所受於天的稟賦,而不必誇耀自己的善德,只要淡泊做人即可。至人的心境猶如明鏡,物去不送,物來不迎,以平常心照應自然萬物,而不藏留任何好惡之跡,故能超脫物外而不勞損心神。

註釋

ヾ 荂G通「毋」,不要,別。

ゝ 名尸:名,名譽。尸,古文字象人坐於几上或地上之形,本義為坐。《儀禮.士虞禮》:「祝迎尸。」鄭玄注云:「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見親之形象,心無所繫,立尸而主意焉。」《白虎通義.祭祀》所載並同。據此可知,古代祭祀時,曾有以活人尸位以代表死者接受祭禮的習俗,後來又改立木牌以代替活人受祭。不論以活人或神主牌為尸,皆用作祖先神靈之具象代表,故《禮記.郊特牲》曰:「尸,神象也。」尸代表神主,莊子遂以此為喻,謂人不宜作為名譽代表,更不應以名譽取代自身價值,徒追虛名,漸失自主。

ゞ 謀府:謀,謀慮。府,本指儲藏文書之所,《說文》:「文書藏也。」後引申指貴族或官僚的主宅。此以王侯府第泛指一種身份象徵。

々 事任:事,泛指不同事務。任,擔任。

ぁ 知主:知,同「智」。主,主宰。

あ 體:體會。

ぃ 荇荂G朕,《說文》亦曰:「朕,我也。闕。」古籍中常用作第一人稱代詞,尤多用為君王自稱。惟朕字甲金文字形本象人以雙手持物填補船之縫隙,段玉裁引戴震之說曰:「舟之縫理曰朕,故札續之縫亦謂之朕,所以補許書之佚文也。本訓舟縫,引伸為凡縫之偁。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之坼也。」然則「朕」本指填補船縫,又由縫隙引申指兆[。荇荂A即無形無[,喻做事不必張揚,應保持心態淡泊。

い 無見得:見,同「現」。得,同「德」,指善德善行。此指不誇耀自己善德。

ぅ 虛:虛寂,淡泊無為。

う 至人:道家的理想人格,指能超脫世俗,遨遊天地,順應自然的體道者。《逍遙遊》:「至人無己。」《庚桑楚》:「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來。」

11 將:送。《詩經.召南》:「之子于歸,百兩將之。」毛傳曰:「將,送也。」

12 勝物:勝過外物,即超脫物外,不為外物勞神傷身。一說,勝讀平聲,解作勝任,句謂至人能任物自為而己無勞損,亦通。

■謝向榮博士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