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中文視野】五絕武功雖高 大俠只有一個

2019-05-31

金庸認為「小說中所寫的,通常是特異的、不正常的事件與人物。武俠小說尤其是這樣。」(金庸《韋小寶這小家伙》)雖然不是所有「俠」皆能「武」,但有些武俠小說為增加小說的可讀性,特別渲染俠客的武藝,有的更賦予主角特別能力,他們不但精通武藝,還懂得法術,可把劍化為寒光成為飛劍,或馭鳥飛升,如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便是當中的經典。書中以四川峨嵋山的神奇傳說為創作背景,設有劍仙一類的神仙人物,不但能飛行絕跡,更能一道白光,用手中的飛劍,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

金庸小說中的俠士雖然不懂法術,但其武藝之高,對於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而言,已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不說高強的武藝如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令狐沖的獨孤九劍、段譽的六脈神劍等上乘武功,只是小龍女睡繩子此一絕技,便教不少讀者心馳而神往。所以當我們看見老頑童周伯通不惜用祖師攀關係,希望小龍女可將如此「好玩」的睡繩功夫教給他的時候,我們便會大呼過癮,因為這正是我們想做但不能做的。如果能將這睡繩的功夫放諸現實世界之中,喜愛露營的朋友準備裝備時便簡單多了。

歸納中國俠士的傳統形象,可見傳統上一般民眾對俠士的期盼是:俠士行事應具「俠義精神」,以「行俠仗義」為依歸;可是我們又常言「仗義每多屠狗輩」,到底,俠士的形象應是高尚還是低俗的?若我們把相關語句並行而列,可得出一個有趣的公式:

行俠=仗義

仗義=屠狗輩

(行)俠=屠狗輩

俠與義在此為兩個平行的概念。歷史上的俠士,他們可能並沒有尊貴的身份,但他們有崇高的理念 / 使命,他們認為一件事情的道德價值較自身的生命意義更重要,完成使命,即使未必能因此揚名於世,但只要奉行當中的道德意義,也可使他們自身的生命得以完整,而這也可視為傳統俠士之道。

「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太史公記史,不以成敗論英雄,所以《史記》中不乏屠狗輩行俠仗義的記載;金庸寫武俠,也不是以武功論俠士,而是以其精神心態為其價值核心。

金庸認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所以在華山論劍中,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新(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中不少都有路見不平,仗義相助,儆惡懲奸之舉,但只有半生戎馬,保家衛國的郭靖被稱為「郭大俠」;郭靖夫婦最後為國捐軀,也可說是以身殉道,貫徹自己的(也是金庸的)俠義精神。(俠.義.道系列之四) ■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林嘉鶶掑h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