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加強醫療監管 防水貨疫苗事件重演

2019-06-06

早前被指提供來歷不明子宮頸癌(HPV)九價疫苗的環亞體檢集團宣佈清盤結業,海關日前拘捕環亞的兩名董事。非法進口水貨藥屬違法,危害市民健康,嚴重傷害本港形象,執法部門須建立協調機制,嚴防環亞「走數」,更要杜絕有人借結業清盤逃避賠償,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特區政府更要高度重視,全面檢討現行醫療藥品監管制度是否足夠嚴密。

《大公報》早前率先踢爆有不良診所為謀取暴利,用來歷不明的水貨疫苗為客人接種,主要是針對來自內地的旅客。食衛局上月29日回應指,衛生署共接獲450宗相關投訴,涉及約30個醫療機構。換言之,涉嫌以水貨疫苗牟利的機構絕不止環亞一間。據全球領先的製藥保健行業資訊提供商IMS統計,香港是全球第四大HPV疫苗市場,累計有200萬左右內地女性到香港接種,可見事件影響極大。

環亞清盤的消息傳出後,大批內地旅客來港了解情況,他們都是已交足全部針款,但只是打了一針或兩針的客人。由於整個疫苗療程是6個月內分三針注射,現在環亞公司戶口已被銀行凍結,公司董事已被拘捕,恐怕旅客後續的疫苗注射已「凍過水」。

報道所見,多位來港追究的內地客認為,對香港醫療制度的信心,源於特區政府的有效監管,對此次水貨疫苗事件,特區政府不能坐視不管。水貨疫苗在本港已經違法,診所收錢無針打更嚴重違約,嚴重打擊旅客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信心。特區政府必須雷厲風行,盡快協調行業應對。首先是搞清楚受影響的消費者數量,成立善後小組處理事件,確保交了錢的客人有針打或安排退款;其次是嚴厲追究涉事企業的責任,嚴防有人藉結業清盤逃避賠償責任再改名另開診所,謹防有人有樣學樣令事態擴大。

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士如非根據進口或出口許可證的規定而進出口任何藥劑製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但即使有法可依,本港一些私家診所為內地客打HPV疫苗的亂象,近年愈演愈烈,行內人所共知。這些私家診所先是哄抬價格,把疫苗炒上三針過萬元;有人更鋌而走險,從澳洲、德國等地偷運水貨疫苗入境。在這個過程中,未見當局主動執法,一直到傳媒大幅報道,內地客群起維權,衛生署及海關才在上月突擊搜查環亞兩間診所。

本港醫療質素在區內首屈一指,近年業界和政府一直希望將香港打造為亞太區的醫療中心,若對水貨疫苗事件處理不善,難免傷害本港醫療系統的形象。特區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事件,深入調查,及時應對, 加強監測疫苗來源,全面檢視現行法例是否足以保障消費者權益,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