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數字有一種迷戀,甚至是迷信。例如「3」代表「生」、「8」代表「發」,「9」代表「長長久久」,古時更是皇帝專用,有「九五之尊」之意。凡此種種,筆者還可列舉許多。而「7」呢,則似乎是個不吉利的數字,近期還與人民幣拉上關係──人民幣會否跌破「7」。其實,人民幣是否破「7」,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干預匯率 顯中國自信
中美貿易戰未有緩解跡象,人行行長易綱上周五在彭博訪問中的「沒有匯率紅線」、「中國央行已經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干預匯市,我希望這種狀況將持續─不干預 」的言論,惹來市場揣測,有分析認為內地正在為人民幣貶值進行「預期管理」,若月底G20中美元首會面後,貿易爭端仍無法解決的話,人民幣很可能就會「破 7」。
在筆者看來,易綱的言論反為充分顯示出內地對人民幣匯率展現成熟、自信的一面。易綱不諱言,中美貿易戰與人民幣波動之間明顯存在關聯,他說,「近期由於美方施加巨大壓力,人民幣小幅走弱。但人民幣基本上是由市場供需決定,這是一種市場機制。」從美國財政部上月底(5月28日)公佈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再度沒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可以印證,人民幣已經按市場機制運行了。
事實上,回看人民幣過去20至25年的歷史,不難看出,人民幣是最強勢的貨幣之一,對一籃子貨幣升值了約30%。過去20年,人民幣兌美元也漲了20%左右。「貿易戰可能會給人民幣帶來暫時性的貶值壓力,但噪音過後,人民幣將回歸穩定,並相對於新興市場貨幣乃至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保持相對強勁。我們非常有信心,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這正是易綱的底氣所在。
人行前行長、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早前也就市場關注的人民幣匯率是否會貶破「7」表態,認為不必過分關注所謂整數位,「7」不見得要當作是匯率的底線,內地依然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決定機制,不必因整數關口去改變匯率形成機制的原則。
尚有利率存準措施可用
周小川指出,將「7」視為底線有不合理之處。例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8」到「7」,實際變化幅度不過百分之十幾;但如果看歐元兌美元匯率,如果從現在的1左右到2這個整數位,則是接近100%的變化幅度。而人民幣兌美元,由6.95元人民幣兌1美元到7元人民幣兌1美元,差距不足1%。從波動幅度來看,整數位是會產生錯覺的。
如上所述,美國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側面反映出人民幣匯率基本上是由市場供需決定,近期人民幣走貶,也不是內地故意壓低,作為反擊美國貿易戰的武器。作為應對未來更高的關稅或是貿易戰加劇,人行的貨幣政策管理工具,除了匯率之外,可用的工具還有很多,例如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等,人行現時都有充足的空間。此外,內地還有財稅政策可用。所以,大家應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幣隨市場變化而雙向波動,不必迷信人民幣兌美元是「6」還是「7」。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