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 今年上半年本港樓市如坐過山車,因憧憬中美貿易談判有望解決,首4月樓市出現V形反彈,價量齊升,惟5月初貿易戰升溫,6月又遇上本港出現社會紛爭,令同期新盤交投出現價穩量跌。香港文匯報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全港新盤售出逾11,350伙,按年升約41%,更創自2013年4月一手新例實施以來的半年新高。由於以上車盤的中小型單位為主,期內新盤銷售額約1,100億元,按年跌約8%。
新盤去貨如此快,惟發展商售出的全新盤單位只佔約一半,主要因為政府去年6月底公佈徵收一手樓空置稅,在立法生效前,各大發展商都積極先沽清貨尾以避免交空置稅,令上半年的貨尾盤銷量佔一半。與去年全年共售出接近1.6萬個新盤單位,當中逾60%屬於去年內推出的全新盤,其餘近40%為2017年或之前推出項目的餘貨有所不同。
新地吸金逾153億成賣樓王
回顧上半年各大發展商的賣樓表現,新地、會德豐地產及恒基地產均突破百億元賣樓收入。其中新地繼續以「月月有樓賣」跑出,期內透過推售全新盤如馬頭角Downtown 38、大埔雲滙1期、屯門御半山II期以及逾12個貨尾盤合共售出約1,373伙,吸金逾153.3億元,成為上半年賣樓王。
會德豐恒地緊隨共套251億
會德豐地產則靠5月及6月先後推出日出康城MONTARA 及GRAND MONTARA,加上積極推售逾5個貨尾盤,上半年售出約1,292伙,吸金逾148億元,排行第二。
恒基地產期內主攻推售上車盤,包括全新盤長沙灣家壹、紅磡啟岸、北角維峯.浚匯以及約10個貨尾盤,合共售出1,567伙,成為上半年銷量最高的發展商,吸金約103億元,排行第三。
下半年一手交投可續超萬伙
此外,億京靠出售大埔白石角海日灣及海日灣II期,合共售出約941伙,吸金約83億元,排行第四。中國海外期內推售大埔天鑽、以及其他貨尾盤,合共售出約958伙,吸金約82.17億元,排行第五。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陳坤興表示,政府政策刺激發展商加快賣樓,令上半年整體一手推盤量和銷量都明顯增加,預期未來新盤市場仍會維持熱鬧,下半年一手交投可望維持1萬伙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