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網傳偏頗教材 煽激推學子衝

2019-07-13

稱上流機會少 肯定投身政治 網民批預設立場教壞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根茂)香港近期爆發多宗暴力衝擊事件,處處可見年輕人身影,他們何以執迷激進至此,甚至不惜以身試法?網上近日流傳一份聲稱是文憑試適用的通識科教材,一方面以「心智未成熟」、「青少年擁有的未來較多」云云解釋「為什麼青少年犯事時判刑較成年人為輕」,更繪影繪聲引導學生相信香港「上流機會減少」云云。網民質問這份教材給學生「建立了一個怎麼樣的香港形象」,質疑這正是導致年輕人會說「看不到未來,都去衝了」的一大成因。

有網民近日在facebook發帖,上載多張相信是通識科教材的相片,其中一張顯示了書本封面,書名為《通識精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封面並標榜自己100%對應新高中文憑試。

稱選特首不民主有失公允

另外幾張相片則顯示出不同的偏頗內容,其中一頁向學生提問「為什麼青少年犯事時判刑較成年人為輕?」然後以所謂「『保護青少年』為社會的重要價值觀」、「若在青少年時期重判,會嚴重影響其未來,因此傾向給予較多機會」作解釋,又謂社會主觀地覺得青少年屬心智未成熟的一群,因此犯事時亦「未必有意識、有預謀」,而可以獲得較輕量刑。

另一頁則提及青少年正面對「M型社會」的挑戰,當中包括「就業困難」、「升職、加人工等比以往困難」、「大眾收入漸趨兩極化」云云。還有一頁內容更是直接問道「行政長官選舉如何不民主?」而「答案」則寫道「坊間對行政長官選舉的批評大多認為它未能達到普及」。

香港文匯報記者為此到本港一所連鎖書店了解情況,上述教材該是按照通識六大單元編寫,每個單元出版一本教材,其中《通識精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在書店有售,記者並確認有關「青少年犯事時判刑較輕」及「M型社會挑戰」內容的確出自該書,但未見「行政長官選舉如何不民主」部分,不排除是網民在同系列其他書本上截取。

香港文匯報記者亦有發現書中另有將「80後的政治參與」列為題目,稱是年輕人因「對某一社區產生『歸屬感』」而積極投入,將參與政治活動定性為「作為社會一分子的付出」云云,似要肯定年輕人參與政治行為。

網民批未審先判已有前設

發帖人在facebook留言表示,「教育局說通識科沒問題,就讓大家看看,這些通識科教材,給尚未真正接觸社會的學生,建立了一個怎麼樣的香港形象吧!」其後並進一步指道「你現在明白,為何年青(輕)人會說看不到未來,都去衝了吧!」

有關批評引起不少網民共鳴,網民「謝國超」指「單睇題目大綱已有問題,未審先判,未讀已經有前設答案」。「Warren Tang」亦指「 這樣的教才(材),是鼓勵學生衝」。「Monty Pepper」則表示「大家明白了!誰鼓吹青少年參與示威活動。心智年齡未成熟就灌輸錯誤訊息!人心好壞在於教育。」

教師指對考試無正面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就有關教材向資深通識科老師吳壁堅查詢,他表示從教學角度而言,立場偏頗、僅從一個角度闡述觀點的書籍不宜使用,對學習和考試均起不到正面作用。

要避免教科書水準良莠不齊,保護學生不受偏頗內容影響,吳壁堅建議通識科應亦如其他科目一樣,設立機制審核教科書,並提出「適用書目表」。同時,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提供的學習資料要及時更新,可提供社會有爭議議題的補充資料或指引,為老師提供參考依據,但強調並不需要提供固定答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