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地一二線城市相繼出台新一輪促消費政策,其中,「夜經濟」作為新消費增長點頻頻出現。本月初,北京發佈《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提出將打造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鼓勵博物館、書店、景區等延長開放時間,為京城「夜經濟」的發展添了把新火。
「508號取餐!」隨着服務員一聲吆喝,一把新鮮出爐的烤串被端了上來。晚上九點,位於北京西單購物中心的華威「約飯街」人氣火爆。不大的空間裡,擠滿打扮時尚的年輕食客。不少人逛完商場來打牙祭,手上還提着大大小小的購物袋。
「夜晚是上班族最休閒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華威「約飯街」的工作人員說,自入夏以來,多家商戶已將營業時間從晚上10點延長到11點,而這也帶來了營業額的增長。
同樣繁華的還有位於海淀區五棵松商圈的華熙live。據了解,華熙live近半數的餐飲店已將營業時間延長到夜裡12點,部分商戶還營業到凌晨2點。
「作為一個『碼農』,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8、9點,有時候周六也要工作。最大的苦惱不是怎麼掙錢,而是怎麼把錢花出去。」在海淀區中關村某軟件公司工作的李文(化名)對記者說,「以前和朋友出來玩,晚上10點商場就停電了,只能掃興而歸。現在,在五棵松聽完演唱會還能慢悠悠地去華熙live吃火鍋。」
古有「花市燈如晝,人約黃昏後」,今有夜宵、蹦迪和KTV。記者於晚間10點左右來到五棵松,仍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餐飲店,電玩場館、酒吧、KTV等娛樂場所也在營業。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與此同時,根據阿里巴巴最新發佈的「夜經濟」報告,夜間消費(包括餐飲和購物)已經逐漸佔到白天的一半。「夜經濟」已經成為內地城市競爭的新賽道和城市經濟活力的新指標。
「不過,去廣州出差時,晚上十一、二點還是燈火通明,路邊各種24小時便利店、飯店仍在營業,吃過晚飯還能悠閒地散步。而目前北京只有幾個大型商圈能夠如此。」對此,李文表示,「與上海、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相比,北京『夜經濟』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