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爺爺遽然病逝促使走上科研路 浸大生赴英探究免疫療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游泳賽道和研究路一樣,過程都充滿着孤獨。」浸會大學生物系今年剛畢業的王竣瑋(Alex)能文能武,除了曾是校隊游泳成員,亦是科研精英,善於以堅定意志克服路上的孤獨。升大學前爺爺患癌,短短三個星期去世,促使他選擇修讀生物技術,其畢業論文亦與癌症治療相關。今年Alex更成為「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尖子獎學金)」得主,本月底將遠赴英國直接攻讀腫瘤科學博士,為皮膚癌病人研究「癌症免疫療法」,希望透過科研「讓爺爺在天之靈得以安慰」。
2015年,Alex還是文憑試考生,對將來的路仍在摸索階段,「當時得知爺爺患有胰臟癌,由他進醫院到去世只是三個星期的事,覺得患癌是很恐怖的一件事。」為進一步了解癌症,他選擇入讀浸大生物系生物技術專業。
獲獎學金赴英攻讀博士
4年後的今天,Alex獲得2019年度尖子獎學金,獲得每年45萬港元獎學金及生活費,遠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修讀4年的腫瘤科學哲學博士課程,研究皮膚癌方面的「癌症免疫療法」。
Alex表示,「癌症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和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但目前的痊癒率只有10%至30%,相關療法極具潛力。「皮膚癌病人的蛋白質表達水平較常人高,假設蛋白質抑制了病人免疫系統導致癌細胞增多,我們可以通過拆解蛋白質的背後機制,找出可能的療法。」
2017年Alex曾獲頒匯豐獎學金到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交流,「該次學習經歷讓我大開眼界,香港的教授會把考試範圍說一遍;但加拿大的教授會鼓勵學生交流提出問題並自己討論。」交流期間Alex亦首次接觸到免疫系統的學科,使自己的出路變得更清晰,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學習不一定要靠背誦。」
付出十分耕耘 終獲一分收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Alex在網上看到了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的皮膚癌研究,故「膽粗粗」與他聯繫,最終Alex得到賞識,教授承諾只要他獲得「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資助,就能接受其報讀博士課程的申請。
縱使Alex將成功經歷說得雲淡風輕,他卻笑言,「其實我申請了三個獎學金,其中兩個失敗了,我沒有說出來而已。」年紀輕輕的他,已經體會到成功非必然,「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其實付出了五分、甚至十分,很多時候只能獲得一分收穫。」
擅長游泳的Alex,在學期間代表浸大出席大大小小的比賽,「游泳賽道和研究道路一樣,過程都充滿着孤獨。」他分享道,「我曾花了半年、一年的時間準備比賽,游出的成績反而更慢了;做實驗時,前期準備工夫做了很多,實驗結果卻與想像的有差距。」他認為,游泳和科研,都需要自己督促自己游得更遠、走得更前。
Alex期望完成博士課程後,再隨頂尖科學家進行博士後研究,最後將所學所得帶回香港,「最希望能夠在香港的大學找到教席,將知識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