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家庭場景凸顯民生變遷

2019-09-24
廁所革命改善髒亂差廁所革命改善髒亂差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上世紀50年代,一間鄉村婚房裡,一張土炕、一盞煤油燈、兩三件簡單傢具,幾乎就是全部家當。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一戶城市家庭內,電視、冰箱、電風扇、縫紉機成了「標配」。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走向強盛的背後,是億萬人民命運的改變、生活的變遷。

成就展上,展出了一張1979年12月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照片。那次會見,首次提出「小康」目標。

建檔立卡 精準扶貧

以此為起點,成就展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從生存走向發展的小康之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成就展標注了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設立扶貧日、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等一個個重要節點。

攻克慢性病 教育普及化

40年後,中國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7%,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階段,全面小康已近在咫尺。

通過成就展可以看到,從赤腳醫生到全科醫生,從消滅血吸蟲病到攻堅慢性病,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翻了一倍多;從恢復高考的場景到實施「985」工程的圖表,中國正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從實行雙休日到啟動7天長假,從開放中國公民出境遊到出國手續簡化,中國人有了說走就走的便利。

抓廁所革命 推垃圾分類

從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到農村環境治理,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改善和發展民生的生動例證。

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抓廁所革命提升旅遊業品質,推行垃圾分類改善生活環境......成就展展示的一件件民生實事,瞄準的是短板,解決的是痛點,體現的是擔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