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帆、江鑫嫻 北京報道)第一批探親台胞回到大陸、兩岸達成「九二共識」、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展覽中的一幅幅照片和一份份珍貴史料向觀眾呈現了台灣同胞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故事。
在展廳內,有兩張台灣老人與親人團聚的照片引人注目。在大陸方面不斷呼籲及台灣同胞強烈要求下,1987年11月,第一批探親台胞經香港回到大陸。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
秉持「一中」 交流密切
1992年11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後被稱「九二共識」。1993年4月,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首次舉行會談。汪辜會談現場,兩位老人握手笑對鏡頭,兩岸關係由此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展覽展示了汪辜握手照片,以及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
展覽還提到,199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等單位舉辦的新春茶話會上,江澤民發表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了八項主張。
進入新世紀,兩岸之間互動日益頻繁,交通需求也在不斷加大。展覽提及,2003年1至2月,台灣6家航空公司飛機從台北、高雄經由香港、澳門飛抵上海,執行春節台商包機,實現了54年來台灣航空公司班機經正式批准到祖國大陸的首次飛行。此後,第二次台商春節包機採取「多點開放、直接對飛、雙向載客」的方式進行,完成了大陸民航客機首次赴台飛航。
展覽特別提到,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將兩岸政治交往提升到新高度,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進入2019年,習近平出席《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