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讓「蚯蚓乾」走紅,圖為周子俱展示作為中藥材的蚯蚓乾。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萍 攝
蚯蚓在醫藥界的利用最早可追溯至《神農本草經》中,蚯蚓被列為下品,時稱「邱蚓」,後來歷代本草也基本都有記載。
儘管中國人最早叫它「邱蚓」,但歷代醫家卻將作為藥用的它稱為「地龍」,很多古本草經大多用「地龍」單味入藥或入複方。比如:《千金方》中單味用乾「地龍」治齒痛;複方用「地龍」的,就有著名的補陽還五湯,那是清代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治療中風的一張名方。
據悉,地龍蛋白2009 年被中國衛生部列為「新資源食品」。作為食品的蚯蚓介紹如下:新鮮蚯蚓蛋白質含量佔20%以上,乾燥體可高達50%至70%以上 ;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 ,種類齊全到基本符合WHO/FAO規定的優良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應佔氨基酸總量40%的標準。
此外,蚯蚓的油脂含量在5%至8%之間,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可以調節人體血脂,預防和治療因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還有調節血糖、延緩衰老、抗癌等功效。因此,無論是作為新型保健品的優質原料,還是因一部電影而被挖掘出其他的商業價值,蚯蚓乾的開發都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