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大灣區快線】金融開放合作成灣區獨特優勢

2019-11-2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發表主旨演講。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發表主旨演講。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港離岸樞紐帶動內地金融發展 推動深港交易所深度合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帥誠 珠海報道)24日,第二屆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辦,現場發佈的《2019廣東金融發展藍皮書》中顯示,去年大灣區累計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11.4萬億元,佔廣東省業務量66%。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主旨演講中表示,金融開放合作是打造一流灣區的關鍵,並通過加強法律合作、加強稅收溝通合作、加強金融市場前後台基礎設施聯繫等方法解決跨境金融制度性障礙。他還強調香港應發揮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作用,帶動內地金融業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報告中指出,大灣區跨境人民幣業務還存在部分進出口企業弱勢、境外人民幣業務基礎設施不足、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較小等問題。

需加強法律稅收合作

王一鳴在演講中針對提升金融支撐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和效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特別指出深化金融業開放合作在共建國際一流灣區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是大灣區的優勢領域和主導產業,香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廣州、深圳、佛山等地也以不同形態聚集了大量金融資源,發展出各有所長的金融產業。通過深化金融開放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激發創新活力,提高金融競爭力。」他說。

王一鳴還表示,要深化金融開放合作,需優先解決跨境金融制度性障礙。對此,他提出加強法律合作,充分利用深圳「特區立法權」和「較大市立法權」。其次,還要加強稅收溝通合作,考慮將目前在部分片區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港人港稅」等,逐步在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廣。最後,他還提出加強金融市場前台、中台和後台基礎設施聯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徵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的對接和聯通,包括統一徵信標準、共同構建或有效聯通面向中小微企業的徵信平台等。推動深港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深度合作。

電子製造業仍處弱勢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主辦方還發佈了《2019廣東金融發展藍皮書》,藍皮書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大灣區內累計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11.4萬億元,佔廣東省業務量66%,超過三分之一跨境收支以人民幣結算,服務6.7萬家大灣區企業,惠及219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在貿易類型方面,大灣區跨境人民幣業務貨物貿易佔58%、服務貿易佔4.2%、直接投資佔15.5%、跨境融資佔8.3%,合計86.1%,高出全國10.5個百分點。設立的535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為境內外5,340家企業辦理資金收付10,389.31億元,發生全口徑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492.31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綜述報告中也指出,當前大灣區跨境人民幣業務仍存在三點不足。由於部分進出口企業如電子製造業等處於弱勢地位,難以決定以人民幣作為交易幣種。其次,境外人民幣業務基礎設施不足,金融服務水平偏低。另外,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仍然較小,境外可獲得人民幣資金受限。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