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介紹,脊髓損傷造成截癱患者需要面對行動不便及很多健康上的問題。儘管輪椅能提供良好的活動能力,但使用輪椅不僅影響患者就業,也會因為生活不便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影響。
未來腦機接口連接外骨骼機械人,對患者進行行走訓練,能夠為脊髓損傷患者提供一種獨立行走的康復器械。下肢矯形器配合功能電刺激,可以極大地提高行走訓練的效果,患者能實現重新站立及步行。除了日常生活更方便外,對健康也有很多的益處。用戶的肌肉會比較強壯,心肺功能比長期坐輪椅良好。骨質疏鬆、褥瘡、尿道感染等機會也大大減少。近年來,外骨骼機械人為醫學界治療截癱患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康復技術。
未來這項技術除了幫助殘障人士恢復肢體功能之外,在健康人的一些特殊行業也會有廣泛的應用。「例如,飛行員、宇航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職業本身對操作過程要求嚴格,腦機接口技術中的腦電波識別能夠幫助形成另外一套預案,減少人類操作失誤帶來的損失。」胡勇舉例,再比如在電競領域也可代替鼠標,開發出手腦同時操作的新系統,遊戲的體驗感就可能再升級。
他同時強調,目前的腦機接口算法技術並未完全成熟,如果算法能做得更好,就能達到更快速的解碼方式。這些都依賴於神經科學、腦科學的進步,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功能的升級,以及傳輸器件的精密程度升級。「如果未來電子元器件能夠更加精密,技術產品的外形也可以不必像現在這樣的『帽子形』,做成一個耳機也會更方便、易攜帶,患者也可以戴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