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專題 > 正文

生活圈縮窄 「同溫層效應」激化對立

2020-01-06

美國不少意見近年傾向以「同溫層效應」,解釋政治對立問題,有專家指出,同溫層效應其實並非只在媒體上浮現,實際生活中亦會出現,進一步加劇政見分化。

同溫層效應最早在2004年時由學者提出,主要用於描述媒體上的現象,指出社交媒體的網民只願意與意見相同的人溝通,進一步鞏固雙方的信念,並與意見相反的人斷絕來往,意味政見分歧造成分化。

專家促多聽不同觀點

范德比爾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塔利斯在今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出,自由派及保守派的分野亦不局限於政見,同溫層效應不僅會在社交平台出現,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圈子,以至生活方式等亦可形成同溫層,例如居住的社區、選購的品牌、工作以至度假方式等。

現實生活同溫層的最明顯例子,要數美國選舉時經常提及的「深紅」或「深藍」州份。而在品牌選擇上,亦可體現個人政見,例如保守派人士大多選擇在沃爾瑪購物,自由派則選擇Target;MSNBC屬傾向自由派的有線電視網絡,霍士新聞台則傾向保守派;大通銀行有較多自由派客戶,富國銀行則較多保守派客戶。

即使在購物目的上,不同政見人士亦有不同取態,保守派認為消費能力是富有、成功等社會地位的象徵,自由派則以消費習慣體現個人特質。

塔利斯認為,若要令美國民主制度保持健康,民眾應與不同意見人士交流,雖然雙方分歧難以消除,但仍會找到共同利益及目標。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