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不失時機推進教育治理 夯實愛國愛港政治基礎

2020-01-21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昨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精闢闡述踐行「一國兩制」的「四個始終」,其中一點是始終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為「一國兩制」實踐穩步前行提供根本保障。香港向來有良好的愛國愛港傳統,但回歸以來反對派不斷對國家和「一國兩制」作出妖魔化的政治操作,修例風波引發的暴亂持續,區議會選舉建制大敗,皆顯示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基礎出了很大問題。本港教育治理問題再不解決,愛國愛港的傳承就會成為大問題,「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就會越來越薄弱。

駱主任的文章抓住了問題核心,一針見血、振聾發聵,香港各界尤其是特區政府與教育當局,應該深刻反省,不失時機地盡快對教育治理工作進行全面檢視,以增強愛國愛港這個基本政治認同為核心,以整肅破壞愛國愛港政治基礎的教育界害群之馬為抓手,以全面檢視課程設置與教材為核心內容,進一步改革完善香港教育,以適應築牢「一國兩制」政治基礎的要求。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香港素有愛國愛港優良傳統,當年,新界原居民抗擊英軍入侵,抗日戰爭期間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肩負起抗擊日軍重任;新中國成立後,港人與新中國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在改革開放中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更在扶貧救災中發揮重要作用,無論是華東水災,還是汶川地震,港人都關心同胞、傾力相助,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血濃於水的愛國愛港篇章;香港回歸祖國時更是全民參與。正是這種和國家命運與共的血脈聯繫,以及社會上廣泛的愛國愛港共識,讓香港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持續走向繁榮穩定。

但反對派一直以來不斷進行對國家和「一國兩制」的妖魔化政治操作,近年來愛國愛港更被妖魔化為一種「原罪」,到這次藉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運動,愛國愛港力量進一步被針對抹黑、被刻意打壓,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不是輸在沒有做好區議會的工作、沒有服務好街坊,而是輸在反對派對「一國兩制」的妖魔化政治操作,令長期服務社區的建制派在選舉中大敗。這樣的選舉結果清楚顯示,香港「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出了很大的問題。

回歸後22年,香港的教育生態出現極大問題,一部分仇視愛國愛港的教師把持了教壇,反對國民教育、反對中國歷史教育、反對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反對與內地交流,向青年學子灌輸仇視國家、仇視中國文化、仇視內地的惡劣政治理念,給青年學子洗腦。教育治理問題再不解決,愛國愛港的傳承就成了大問題,「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就會越來越薄弱。

要築牢「一國兩制」政治基礎,就必須大力弘揚愛國愛港傳統,對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強愛國愛港教育。正如駱惠寧主任在文章中針對性地指出的,「愛國愛澳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這是習近平主席充分肯定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一大亮點,是「一國兩制」和特別行政區制度得以在澳門順暢運行的社會政治基礎。有了「愛國愛澳」這一全社會共同堅守的核心價值和社會政治基礎,澳門特區治理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就得以成功克服。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時指出,「愛國主義教育茲事體大,希望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擔負起主體責任」,這一點對香港同樣非常重要。

習近平主席2017年視察香港期間指出,要「引領青年一代繼承好愛國愛港光榮傳統」,香港各界尤其是特區政府與教育當局,應該深刻反省,不失時機地盡快對教育治理進行全面的檢視,整肅教育界的亂象和害群之馬,全面檢視課程設置與教材,在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中,大力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教育,不斷完善「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教育治理制度體系,增強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確保愛國愛港優良傳統的傳承,築牢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社會政治基礎,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持續穩定繁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