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2019年以來,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嚴重拖累了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不少經濟指標甚至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低。進入2020年,貿易緊張局勢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再度升級,發達經濟體增長下滑幅度超過預期,全球債務浪潮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演進......全球經濟將走向何方?中國經濟能否再次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此,我認為,雖然全球貿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總體呈疲弱狀態,但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且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局勢趨緩。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中國經濟短期影響很大,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再加上目前中國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同以往,完全有能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信心把影響降到最低。所以,2020年,中國經濟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動力。
根據世界銀行1月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溫和上升至2.5%,但面臨債務增加和生產率提升緩慢的挑戰。由此可見,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同步放緩、全球貿易急劇惡化的背景下,全球製造業呈現持續低迷的局面。我認為,要想盡快走出這種低迷狀態,尚有待於大量顛覆性科學技術大創新。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預計全球製造業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走出低迷,這與當前的國際形勢有關。
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異常複雜,WTO上訴機構癱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這對中國對外貿易投資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WTO上訴機構癱瘓,我認為雖然會產生很多難以預料的後果,但凡事有利有弊。從有利方面來看,這對中國對外貿易投資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也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國可以藉以發揮更大作用。實際上,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打開了機遇之窗,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未來,WTO上訴機構將會得以修復,貿易體系將會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會充當「穩定者」的角色。
「一帶一路」概念股引發關注
除了將在WTO上訴機構擔當重要角色,中國還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亦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預計2020年的「一帶一路」投資或將繼續增加,更加行穩致遠。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投資表現強勁的背景下,預計中企的投資力度將會更大,相關投資機會凸顯。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一本書讀懂中國經濟熱點》。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