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抗擊新冠肺炎】逾220幢Y型公屋 隨時「引毒入室」

2020-03-31
■工程顧問李衛榮(右)和郭寶(左)帶記者重點巡察入伙33年的利東h。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工程顧問李衛榮(右)和郭寶(左)帶記者重點巡察入伙33年的利東h。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排氣喉近天台易播疫 「窗對窗」設計增感染風險

長康h及富亨h相繼有住在同座向大廈的住戶感染新冠肺炎,特區政府更在富亨h亨泰樓的高層及低層渠管中發現病毒,加上近期不少人需要居家檢疫,當中不少是公屋戶,渠管播毒風險使全港213萬公屋居民人人自危。香港文匯報邀請工程顧問一同巡察多條屋h,發現各設計類型的屋h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渠管問題,其中鴨c洲利東h問題較嚴重,該h的東昌樓排氣喉出口位與天台距離疑不足1米,未符《建築物規例》規定,帶病毒的廢氣有機會「倒灌」入頂層住戶室內,引致住戶感染。專家亦指出,出事的長康h康美樓、亨泰樓及東昌樓與全港逾220幢公營房屋同屬Y字型公屋,屬「窗對窗」的設計,播毒風險較高。圖/文: 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工程顧問李衛榮和郭寶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多條屋h都有渠管問題,尤以入伙超過二三十年的較為嚴重。他們帶香港文匯報記者重點巡察入伙33年的利東h。

本身是利東h居民的郭寶表示,該h渠管長期管理不善。2004年6月,該h把部分單位出售給租戶,並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後,房屋署對渠管管理更懶懶閒,不少居民向法團投訴不果,「我也曾多次向當區區議員羅健熙投訴,但都無結果。」

喉口與天台距離不足一米涉違例

他們帶記者到該h的東昌樓天台,發現糞渠排氣喉出口位矮過圍欄,目測與天台圍欄的距離不足1米。郭寶表示,《建築物規例》規定「任何排水渠或污水渠的每條通風管(排氣喉),須向上伸至安裝此管的建築物的屋頂之上不少於1米的高度。」他質疑,該樓的糞渠或有違規。

東昌樓是典型的Y字型設計公屋,從天台居高俯視,天井處單位的廁所相鄰、廚房對廚房,各戶的廁所及廚房都安裝抽氣扇,倘若該幢大廈有居家檢疫者感染新冠肺炎,其排洩物也會滋生病毒,病毒有機會經糞渠排氣喉帶上天台。由於排氣喉不夠長,未能將病毒引導到半空被鮮風稀釋,病毒便在天台低處積聚。當各住戶開啟抽氣扇,氣流有可能把病毒吸入頂層住戶室內,並感染居民。

喉管裝室內 病毒滲單位

另外,Y字型設計的公屋細分為4類,早前出事的長康h康美樓為Y2型設計,富亨h亨泰樓為Y4型設計,而這次巡察的東昌樓為Y2型。它們另一個引人詬病的設計問題,就是食水管、糞渠及排氣喉全部安裝在室內,目的是方便維修。郭寶說:「如果安裝在室外,一旦有喉管維修,就要搭棚搞,室內就免卻這個煩惱。」惟當糞渠都安裝在室內,一旦糞渠因為老化出現肉眼看不到的細微裂C,而該幢大廈又有患者,病毒也能隨糞渠入侵各戶單位內。

郭寶續指,絕大多數舊式公屋、居屋的渠管都安裝在室內,而且洗手盆的污水渠和馬桶的糞渠互通,多年來他只見過葵涌h葵馥苑的渠管是獨立通往沙井,杜絕病毒入侵的風險。

資料顯示,香港Y型公營房屋(包括Y1、Y2、Y3、Y4)共有221座大廈,分別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不少已有二三十年歷史,渠管老化問題嚴重。加上部分Y型公屋被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租戶已買下業權,房委會不再是唯一業主,維修管理再添複雜性。

非唯一業主 維修更複雜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何鉅業指出,一般室內渠管的排氣喉都是直上通往天台,距離外牆有一段距離,不容易產生「擾流效應」,但若果出口位不夠長,或者安裝不當,例如亨泰樓排氣喉到頂層後,出口位對住外牆易產生「擾流效應」。他指出,這種情況不少Y型屋h也存在,政府應該正視問題。他續說:「不是所有舊式公屋都採用這(渠管)設計,例如早期的長型、雙塔式、十字型公屋,排氣喉出口位都是直管設計。」

房委會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利東h在上世紀80年代落成,按照當時公營房屋採用的標準大廈設計,符合當時的建造標準,但記者翻查《建築物規例》有關「排氣喉須高於天台1米」的規定,早於1976年第294號法律公告中就已存在,換言之,利東h落成時《規例》已生效,房委會的辯解似乎有點牽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