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季度虧損 「報復性消費未出現」 下季前景不樂觀
一場疫情令武漢的商業服務行業遭受重創,一季度武漢該行業的企業營業狀況接近停滯。「需求端沒有明顯的回暖」,武漢漢口的一家公寓酒店合夥人章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講述了自己酒店的近況。整個一季度,他經營的這家擁有50間客房的公寓式休閒酒店的營業額不到去年同期的一成。武漢封城後,除了針對很少的一部分滯留武漢的長租客人外,酒店暫停了營業。章先生表示,為了今後的發展,公司希望維持員工隊伍的穩定,在幾乎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是向武漢當地的銀行申請了2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稅收貸為員工發工資,整個一季度的虧損超過90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鯤 武漢報道
章先生經營的酒店有50間客房,酒店員工共有15人,屬於小型公寓式休閒酒店,位於漢口的某商業性質的公寓樓盤。他表示,1月20號前後疫情趨於嚴峻,作為中小型的民營酒店,面對疫情,一時之間根本沒有渠道購置大量防護物資維持營業。沒有防護物資,員工的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繼續營業下去也是對客人安全的重大威脅,所以酒店響應政府的號召停止營業,「除了很少的一部分滯留武漢的長租客人外,完全沒有營業」。
解封後 商務旅遊極少
章先生表示,封城之初也有打算把空置的房間提供給援漢的醫護人員做宿舍,「只要政府解決消殺方面的工作,反正房間空着也是空着」,然而因為酒店位於公寓樓盤,還有自住的業主,醫護人員頻繁進出會帶來安全風險,政府經過評估,沒有將酒店納入醫護人員住宿點。
3月20日酒店復工,章先生坦言,直至4月15日,酒店都只有一些零星的客人,「大家都說疫情過去後,會有報復性消費,可實際情況是,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出現。」他分析說,以前酒店業務中,最主要的是商務活動、小型會議和休閒旅遊。武漢解封後,商務活動和會議都沒了,大家基本不出差不開會,更少有來休閒旅遊的。因而復工至今,酒店營業額不到去年同期的一成。
爭取有限財力保障員工
為了維持現金流,他們通過提前預售、特價秒殺等營銷活動爭取一點收入,同時跟酒店的合作夥伴協商,能暫緩支付的款項爭取暫緩。雖然員工不多,但是把有限的財力拿來保障員工的工資發放是章先生最關注的事情,為此酒店專門找銀行申請了20萬元的稅收貸為員工發工資,「這已經是我們能夠申請到的最高額度了」。
章先生盤點過往的營業數據,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營業額大約佔到全年的44%;武漢第二季度的氣候非常適合旅遊,第三季度又有暑假,適合休閒親子遊,所以這兩個季度能佔到56%。「但武漢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心理創傷太大了,外界看到的是確診和死亡數字,而對武漢人而言,是身邊一個個熟悉的人,這種創傷和恐懼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修復。」章先生歎息,雖然城市已經解封,但是還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的人群,市民都非常謹慎,繼而影響到消費行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二季度的前景不容樂觀,「需求端的恢復非常緩慢」,他透露,酒店首季的損失已經達到90萬元,預計第二季度還將虧損70萬元至80萬元,「2020年將是非常難熬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