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專題 > 正文

【後疫情時代】科技巨擘 「疫」市成王

2020-04-30

招兵買馬無視裁員潮 加速淘汰傳統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實體經濟嚴重受創,多國失業率急升,不過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企卻受惠民眾轉到網上消費、工作及娛樂,甚至逆市招聘。這反映大型科企或將進一步主宰全球經濟,加速弱勢及傳統企業的淘汰,但它們在經濟大環境下,仍需面對廣告收入減少等挑戰,社會要求收緊監管的呼聲亦勢必增加。

近期不少科企逆市招兵買馬,例如facebook(fb)早前宣佈有意在今年內,增聘1萬名人手,亞馬遜更表示已在過去兩個月聘用17.5萬名全職或兼職員工,Uber Eats和Deliveroo等送餐平台亦不斷僱用新「車手」,與傳統餐廳和百貨公司形成強烈對比。科企的強勢也體現在股價上,其中亞馬遜股價在2月股災後迅速收復失地,本月早前更再創新高。

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近日接受美媒訪問,指出網店不同於傳統零售業,無需依賴實體店面人流賺取收入,相反更因商店停業吸納新客戶。大型科企的現金儲備亦有助它們度過困境,其中亞馬遜截至2019年底,持有361億美元(約2,798億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fb則有191億美元(約1,480億港元)。

矽谷新創科企炒逾3萬人

相反小型和新創科企則無法從疫情中得益,矽谷250間新創科企由上月疫情爆發起,已累積解僱3萬多人。由於新創企業依賴風險資金,當外圍經濟下行,它們便首當其衝,彭博旗下的風險投資基金Bloomberg Beta負責人巴哈特直言,新創企業不應對取得新資金有任何期望。《華盛頓郵報》預測,大型科企很可能藉新創科企倒閉潮,趁機擴張勢力。

施密特指出,大型科企在擴張的同時,亦需承擔更多企業責任,例如YouTube及fb等近期相繼採取措施,打擊平台上有關疫情的虛假資訊,反映科企正作出「階段性改變」,承擔保障社會安全的道德責任,預料這情況在疫情後仍會繼續。政界亦可能在疫情後,再次觸及科企規模過大、削弱小企競爭力,以至監管不足等問題。

廣告收入減成挑戰

另外即使是大型科企,亦難以完全在疫情中獨善其身,尤其是Google和fb等依賴廣告收入的企業將最受影響,美國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估計,企業今年第2季搜尋器及網頁廣告開支將縮減20%至38%。硬件生產商同樣受影響,例如蘋果公司在疫情爆發後,多地專門店先後關閉,且因人們收入減少,或會打擊其手機銷量。■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