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特式抗疫缺人性 未與民同悲挨批

2020-05-02
■ 特朗普被至今指從未親身向醫護打氣或向死者致哀。圖為紐約市民與醫護為抗疫行動鼓掌加油。 法新社■ 特朗普被至今指從未親身向醫護打氣或向死者致哀。圖為紐約市民與醫護為抗疫行動鼓掌加油。 法新社

從未向醫護打氣死者致哀 同理心盲點妨礙政策制訂

新冠肺炎演變成世紀疫症,數以萬計的死亡數字對不少民眾而言是切身之痛,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疫情爆發以來,從未親身向醫護打氣或向死者致哀,反而大多只談論重啓經濟、爭取連任,災難之下並未展現其人性一面。歷史學家指出,特朗普在同理心或情緒上的盲點,令他無法與人民同悲,其實有礙他制訂抗疫政策。

回顧白宮過往1個多月的疫情簡報會,特朗普只有在數次談及他的友人確診、其後病逝時,才對外界展露他對疫情的情緒;在討論疫情下的死亡數字時,特朗普亦絕少帶入情緒,甚至在本周曾稱美國的人均死亡數字「其實非常、非常強勁」,自詡華府疫控工作出色。

無法真正同情死者家屬

不少媒體將特朗普與歷任總統對比,如經歷「911」的布什、經濟大蕭條後又遇上二戰的羅斯福等。布魯金斯學會的有效公共管理中心主任卡馬克認為,單是站在身邊的副總統彭斯,與特朗普的對比也足夠強烈,即使是在同一簡報會上,同情的說話大多只會出自彭斯之口,如本周三彭斯便曾鼓勵民眾,「失去親友的確令人心碎,不過我們終點在望。」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及公共事務教授澤利澤解釋,特朗普未能展露自己的同理心,理解醫護、一般民眾面對的現況,或民眾恐懼、甚至震驚的原因,亦無法真正同情有親友病逝、但又不可親自送別的民眾,因此對於科學家指「不可太快解封」等警告,特朗普亦不敏銳,直接導致他不斷鼓吹重啓經濟活動。

僅談論重啟經濟爭連任

卡馬克認同特朗普對疫情反應遲緩,與他未能激起同理心有關,形容若他真正感受到人民痛楚,便會聚焦如何幫助民眾。卡馬克分析特朗普在按稿演說時,的確有嘗試展現同理心,不過他明顯並不擅長,一旦開始自由發揮,話題便又回到各種指控、不實言論之上。

最經常在特朗普言論中出現的話題,莫過於經濟,不過澤利澤指出,即使特朗普談論疫情如何重創經濟,他亦甚少觸及民眾在失業、糧食短缺、津貼遲遲未發放下的煎熬或擔憂等情緒。

白宮發言人迪里曾回應相關意見,指特朗普傾向聚焦好事,向外界傳遞安慰、團結、力量等訊息,並採取果斷行動。 ■綜合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