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新冠疫情打殘本港的零售及餐飲業,繼3月份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值重挫42%後,政府昨公佈的首季食肆總收益價值,按年大跌31.2%至216.66億元,跌幅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單計3月,食肆總收益按年重挫41.7%至61.69億元,環比2月則微升6.3%,相對而言有改善的跡象。政府發言人表示,在經濟衰退下,餐飲業的經營環境短期內依然困難。
經濟衰退 經營仍困難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地區的旅遊限制及本港的「限聚令」,嚴重威脅了餐飲業的生存。首季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約217億元,按年下跌31.2%。同期間,食肆購貨總額的臨時估計為70億元,按年下跌29.1%。扣除期間價格變動的影響後,首季的食肆總收益以數量計的臨時估計同比下跌32.3%。與上一季度及去年第四季相比,經季節性調整的食肆總收益的臨時估計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8.4%及18.8%。
中式餐館酒吧跌幅最劇
按食肆類別分析,首季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同比分別下跌39.6%及40.9%,非中式餐館分別下跌29.0%及29.9%,快餐店的分別下跌17.1%及18.2%。受「禁酒令」影響,酒吧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37.5%及40.8%。雜類飲食場所則分別下跌25.9%及27.5%。
按月份計,1月、2月及 3月與上年相同月份比較,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分別下跌 10.8%、42.1%及 41.7%,3月跌幅已有收窄跡象。
政府發言人指出,食肆總收益以價值計的按年跌幅在首季急劇擴大至31.2%,是有記錄以來最大。這是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威脅以及因而需要實施的旅遊限制及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嚴重影響業務。雖然最近的疫情有相對改善的跡象,但在經濟衰退下,餐飲業的經營環境短期內依然困難。
為確保經濟活力,政府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紓緩措施。當中的一些措施,如針對餐飲業的支援措施以及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應有助業界應對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