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育出自主蘋果品種 揚威國際望破外國壟斷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蘋果種植面積急劇攀升,一躍成為世界最大蘋果生產國。然而讓農學家們感到尷尬的是,時至今日中國蘋果種植90%以上均為國外引進品種,自主品種不足10%。「讓中國人吃上自己的好蘋果」是學者們質樸的願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代果樹專家先後選育出29個蘋果新品,其中「瑞雪」、「瑞陽」、「秦脆」、「秦蜜」四大自主產權品種有望替代外國品種,成為中國蘋果種植的新「主力軍」。■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
「70年代,學校培育的『秦冠』蘋果,雖然豐產、抗病、耐貯藏,但口感卻不及某些國外品種,當時尚不能與國外品種抗衡。」西農園藝學院院長馬鋒旺教授對於蘋果育種的迫切性和艱苦性,有着深刻的認識。他表示,蘋果有17個染色體,兩萬多個基因,是高雜交性植物,一個新品種選育成功的概率僅為萬分之一。「有時花了20年到30年,成敗還是未知數。」
破品種單一優質不優價
而與馬鋒旺一樣,面對國外品種的全面壟斷,西農教授趙政陽當年也是異常焦慮。「我國是世界最大蘋果生產國,但由於外國品種長期獨霸天下,導致品種單一優質不優價,因此必須要培育出我們自己的蘋果新品種。」經過近20年的艱苦探索,趙政陽帶領團隊按照「少組合、大群體」和「階梯式選擇」思路,成功培育出「瑞陽」、「瑞雪」新品種,實現了中國蘋果雜交育種的新突破。
「瑞陽」為優質、豐產、晚熟、紅色品種,其果大、色澤艷麗、果肉細脆、香甜可口、豐產性強,適宜於規模化種植。「瑞雪」則為優質、晚熟、黃色品種,其特色明顯,果實肉質細脆,酸甜適口,風味濃郁,具獨特香氣,質量極佳。經過測定,「瑞陽」「瑞雪」集合了海內外多個蘋果品種特點,其早果性、豐產性、果實質量等綜合性狀均超過現有國外品種。2019年7月,「瑞陽」和「瑞雪」正式通過國家審定,並被10餘個省區引進試栽,有望成為我國未來更新換代極具潛力的主栽品種。
兩新品榮膺世界最優質
除了「瑞陽」、「瑞雪」,由馬鋒旺團隊培育的蘋果新品「秦脆」、「秦蜜」也是改變中國蘋果種植格局的主要力量。據悉,二者不僅抗逆性強、適應性強,同時酸甜可口,香氣濃郁,甚至不用套袋,尤其適合在山地種植,在2016年第一屆世界蘋果大會上,分別以脆甜、香甜的口感力壓多個國外品種,獲得國內外頂級蘋果專家高度認可與讚賞,被譽為世界上最優質的蘋果品種之一。
「讓老百姓果籃裡裝上更多的本土優質蘋果,讓果園裡長滿我們自主培育的蘋果樹,這不僅是西農育種人的夢想和情懷,更是一名中國科技者的責任。」馬鋒旺告訴記者,隨着「瑞陽」、「瑞雪」、「秦脆」、「秦蜜」的強勢崛起,終結外國品種主導中國蘋果種植和市場的日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