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教育局迅速撥亂反正值得肯定和支持

2020-05-16

文憑試歷史科有試題歪曲歷史、誤導學生,令社會譁然。教育局昨日宣佈取消有關題目,並要求考評局嚴肅跟進。教育局行動迅速,態度鮮明,澄清歷史是非觀念,值得肯定。社會各界要持續支持政府為教育撥亂反正,徹底扭轉具有政治偏見的教師、教材荼毒學子的局面。

此次引來空前批評的歷史題目,要求考生闡述是否同意「1900至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這種說法。但所提供的資料,一段是1905年日本政法大學校長一篇文章,以及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三井財閥的一份合同。兩段資料的年代都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前,貌似是日本促進中國進步,對學生帶有明顯的誘導傾向。但要求學生闡述的年代卻是1900至1945年這個包括日本侵華在內的時間段。試問1905年和1912年中日交往之間的片言隻語,怎能得出1900至1945年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的結論呢?難道接下來的「918事變」、「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都一筆勾銷了?細心想想這條題目,雖然名義上是開放式論述,實則美化侵略者,在考試中潛移默化引導學生建立完全錯誤的歷史觀,也暴露出題者邏輯荒誕、用心險惡。

用教育局長楊潤雄的話形容,如果真要論述1900年至1945年間,那麼日本對中國是「只有弊沒有利」,完全沒有可討論的空間。這種題目刻意引導考生達至偏頗的結論,既罔顧事實,也嚴重傷害了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教育局迅速召開記者會,要求考評局「嚴肅跟進,向公眾作出合理交代,並全面檢討出題機制,從速改善,以維護文憑試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可信性」。教育局今次行動果斷、態度明確,為澄清歷史事實、匡正是非起到積極作用。取消有關題目或許對考試評分有一定影響,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絕對不能模稜兩可,造成學生是非觀念混亂。

香港教育存在的問題冰凍三尺,尤其是對於中國歷史的歪曲、愛國教育的空缺,都是必須查漏補缺的。特首林鄭月娥近日直言「教育不能成為無掩雞籠」,學校教育科目「需要有人把關」,展現了對特區教育工作的負責任態度。教育部門必須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檢討出題機制,為改革特區教育制度提出全盤計劃,政府責無旁貸做好教育的把關工作,確保教師及考評局人員恪守專業,保持持平客觀,杜絕類似問題重演,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國家民族歷史觀,這是利民利港利國的好事,全社會必將大力支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