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欣欣 攝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致信祝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向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哈爾濱工業大學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學校扎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希望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新的起點上,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教書育人、科研攻關等工作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頂級學刊推出校慶特刊
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多年來,學校形成「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培育出一批優秀人才。
另據香港文匯報記者王欣欣報道,世界各大科研機構同日紛紛發來賀信,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都推出了哈工大校慶特刊。當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宣讀習近平總書記賀信並講話,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講話。哈工大亦透過全媒體15小時不間斷直播校慶報道,並通過雲端傳輸,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建校以來科研突破不斷
哈工大建校百年,已發展成為國家尖端科技的「產房」,有百餘項研究成果應用於航天國防等領域,成為包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的高校。哈工大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航天學院;發射了第一顆由中國高校自主研製的小衛星「試驗一號」和由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製、管控的微納衛星「紫丁香二號」;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龍江二號」;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全球範圍首次實現空間應用;牽頭啟動了世界最大規模人類基因組計劃。
得益於「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可以結合興趣和特長,與導師團隊面對面,實現科教深度融合、本碩博協同創新。哈工大校長周玉表示,只有打破論資排輩、僵化刻板的評價標準,才能發揮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板效應」。建校百年,30餘萬學子從哈工大出發,與國家民族騰飛同向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