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港府273億拯救國泰

2020-06-10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運房局局長陳帆(中)、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右)及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昨日公布拯救國泰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運房局局長陳帆(中)、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右)及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昨日公布拯救國泰方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行使認購證將持股6.08% 陳茂波:鞏固航空樞紐地位

黑暴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港最大航空公司國泰航空(0293)財困並陷入倒閉邊緣,公司昨獲政府出手拯救,宣布390億元資本重組計劃。港府透過土地基金共出資273億元,當中195億元認購國泰優先股,78億元作過渡性貸款;另獲國泰發行約19.5億元的認購證,行使後持有國泰6.08%股權。國泰另「11供7」集資117億元。政府強調,無意長線持有國泰股權,是次協助國泰是為了保持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避免一旦公司無法營運下去而要將航權拱手讓人的風險。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解釋今次投資決定,主要是鞏固香港作為區內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以及減低關鍵系統性風險。他指出,航空業佔本港GDP的4.9%,包括有近7.8萬人於機場上班。航空業不但帶動商務客的往來,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同時也支撐物流運輸、旅遊及餐飲等行業,而且政府正投資第三跑道,預料可創造12.3萬個職位,對香港發展及競爭力相當重要。

國泰在本港航空業扮演重要角色,其佔香港國際機場約57%客運量及41%的貨運量,並擁有眾多航權,全球的220多個航點中,有49個客運點及14個貨運航點只有國泰提供服務,頻密的直航服務有不少是由國泰提供。

倘外資接手 對港未必有利

若任由國泰倒閉,由於本港另一間航空公司規模細,未能接手相關航權,若由內地或外國其他地方航空公司取得本港航權,對本港未必有利。陳茂波說,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在連繫內地與國際中,有很大空間開拓相關航權,他反問:「我們是否便要把航權拱手讓人呢?」

疫情重挫全球航空業,之前同樣陷入財困的香港航空,市傳亦曾向港府求救,但未獲政府出手。陳茂波昨解釋兩間公司面對問題不同,香港航空的財困由來已久,而國泰航空於疫情前仍有盈利,在香港發展中處關鍵位置,財困只因疫情影響,注資有助減低行業面對的系統性風險。

陳茂波指,多國政府已推出支援航空業措施,國泰作為以香港為基地的主要服務提供者,其持續穩定的運作是維持這個航空網絡的要素之一,為此決定向國泰作出273億元投資,一方面支持航空樞紐的發展,同時亦可獲得合理投資回報。

港府:無意長線持有國泰

今次注資主要透過外匯基金下的土地基金進行,當中七成、即約195億元用以認購國泰優先股,其餘約78億元為過渡性貸款。優先股首三年股息為3%,其後為5%、7%、9%,變相鼓勵國泰於業務回復正常後,提早還錢避高息。優先股並附有可分離認股權證,5年到期,一旦行使可獲逾4.16億股股份或6.08%股權,每股認股權證的面額為4.68元,總行使價為19.5億元。

陳茂波指,此項投資項目預期內部回報率可達到4%至7.5%的水平,較土地基金過去6年投資於外匯基金投資組合所獲取的平均回報率3.7%為高。

陳茂波強調,今次投資並不意味政府「入主」國泰,特區政府無意長線持有這些股權,亦不會參與國泰的日常營運。國泰的運作仍由公司的董事局及管理層負責。而為保障政府投資權益,政府將委派兩名觀察員列席其董事會,傾向找法律界、會計界或商界專業人士,不會是政府官員,直至公司償還所有貸款及利息,以及贖回所有優先股為止。

國泰390億元重組計劃

1.向政府發行優先股及認股權證

a)優先股:認購金額195億元;

b)認股權證:5年內可行使,總行使價為約19.5億元;政府行使後,將持國泰6.08%股權

2.供股

「11供7」集資117億元;供股價每股4.68元,較8.81元現價折讓46.88%

3.過渡貸款

政府提供78億元過渡貸款融資

集資總額:390億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