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娛樂 > 正文

田壯壯送別母親「江姐」于藍 92歲田華哽咽:我們夢中見

2020-07-06

綜合中新社報道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江姐」于藍遺體告別儀式昨日在北京八寶山大禮堂舉行。于藍的遺體靜靜地躺在禮堂正中,身上披着一面黨旗,四周擺滿了社會各界敬獻的花圈、輓聯,禮堂內循環播放着于藍之子田壯壯執導的紀錄片《德拉姆》選曲。當日一早,于藍之子、著名電影導演田壯壯,葛優、李雪健、陸川,以及于藍的好友、92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田華等都前來悼念,並傷感送別好友:「走好,走好,我們夢中見。」

于藍於6月28日逝世,享年99歲,昨日舉行告別儀式,由於新冠疫情原因,現場要求前來弔唁的親友群眾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有序排隊、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臨近10時,告別儀式正式開始,包括中國文聯主席鐵凝、演員李雪健、葛優等在內的于藍親友及社會各界人士,依次有序進入禮堂,向于藍遺體三鞠躬,與這位將畢生精力獻與中國電影事業的藝術家作別。

其中,于藍的好友田華執意前來送別摯友。她凝視着于藍的遺體良久,眼含熱淚,雙手合十,哽咽說道:「走好,走好,我們夢中見。」在接受訪問時,田華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也要送她一程。

田華又回憶她們年輕時在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生活的情景,好友的離去讓她感到十分心痛:「她是我最好的大姐、老師、戰友。她扮演的角色、她為兒童電影事業作出的貢獻都不會淡去,她與我們同在,與時代同在。」

田壯壯要學母親熱愛電影

于藍之子田壯壯被認為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代表人物,他亦談到,自己要努力向母親學習:「電影行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能夠長久地付出,真心愛電影的人並不多。我覺得我母親是其中一個,就是真的熱愛電影,不遺餘力地支持。」著名導演,曾執導電影《瞧這一家子》的王好為表示,于藍為後人留下很多精神財富,希望她走好。

于藍1949年首次出演影片《白衣戰士》,後參演《龍鬚溝》、《林家舖子》、《革命家庭》等,43歲時入選22位「新中國優秀電影演員」。影片《烈火中永生》改編自小說《紅岩》,講述中國共產黨員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在重慶的奮鬥。于藍在這部1965年上映的影片中飾演江姐,給觀眾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2005年,于藍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成兒童電影界旗幟性人物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第一個春天,藉着第四屆兒童少年「童牛獎」評獎在四川自貢市舉行之機,年近七十的于藍終於圓了多年的夢想:去看「江姐」的家鄉。 站在江姐故居的殘垣前,她再也忍不住情緒。

60歲後組建、領導兒童電影製片廠,于藍成為中國兒童電影界的旗幟性人物。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盧剛調來童影廠做導演時,童影廠只有6個人,兩間辦公室。盧剛表示「22大」老藝術家他接觸過一半,年輕一代的演員更接觸過很多,于藍是最好打交道的。她辦事不來虛的,沒有架子,讓無職無權的普通人感到親和。

童影廠廠長黃軍表示,于藍先後創辦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中國電影童牛獎、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協調委員會,事實上是「一花開五葉」。即使是退休後,童影廠的品牌維護,也是于藍餘生都未曾放下的牽掛。

2018年,97歲的于藍出演了為紀念抗戰勝利73周年而拍攝的《那些女人》。雖然戲份不多,但她開心極了。她說:「還能演戲,真的太好了!很想再演下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