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投資千萬創港產口罩Good Mask 創辦人盼為製造業帶來曙光

2020-07-15

面對新冠肺炎的疫情持續來襲,口罩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彷彿成為安全感的來源。這半年來,香港人除了為生活勞碌外,「撲口罩」更成為了常態。本港的口罩貨源大多依賴入口,惟來貨價亦隨茼U地疫情的爆發而倍增,早前眼見茈輕銗X現的「口罩荒」市民捱貴價口罩,有年輕人願意踏出第一步,在本地開設口罩廠,除了期望能紓緩本港口罩供應的壓力,更希望口罩廠成功,能使香港製造業再現曙光。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美婷

在大埔工業村的某一工廈單位中,有蚞諯擢票銂爾呴C,內堛漱f罩機器轟隆作響,正24小時不停運作生產,一批身穿保護衣的工人正匆匆忙忙地包裝口罩。數月前,這堥禱D如此忙碌,卻因一場疫情襲港,這堳K成了李秉峰的口罩廠選址。

「我本身經營藥房生意的,在一月份疫情的初期時,疫情在香港未有大規模爆發,但香港人已經紛紛搶購口罩,我們藥房也有賣口罩,當時藥房來貨價高了很多,有藥房同事特意去韓國採購口罩,當地的口罩廠也不賣,口罩價格大幅上升,甚至有機會是有錢也買不到,所以就促使我們開設口罩廠,自己生產口罩。」Good Mask行政總裁李秉峰道。因此,李秉峰便與兩名藥房生意的夥伴投資了一千萬開設口罩廠,口罩廠現有十條生產線,每日可生產30萬個口罩。

設廠難關重重常碰釘

由一月中有開設口罩廠的想法後,三人便馬上行動去找場地並研究如何生產。仍記得在港開設口罩廠是當時社會的熱話,有了本地生產無疑可紓緩口罩供應的壓力,但這必定是高風險的投資,加上三人完全沒有生產的經驗,李秉峰亦坦言家人和朋友最初並不支持開設廠房,「說真的,他們一定是反對,因為投資額那麼大,疫情爆發經濟蕭條,所以他們大部分人也覺得我們這個決定是相當冒險。」

香港沒有生產口罩的技術,沒有前人之鑑,李秉峰和拍檔們只能靠自己在網絡尋找製造口罩的知識。到購買口罩機器也經常碰釘,「尋找口罩機有一定難度,我們找了很多間,因當時口罩機的需求很大,加上那時候內地工廠停工,供應量急降,所以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

一間口罩廠,最重要的是有無麈間,以確保生產過程壎肭挈b,無麈間的要求也相當高,首先得有4米的樓高,其中2米空間作鮮風、抽氣的設施,「我們看過很多廠房,發現地舖在路邊不合規格,工廠樓上舖也可能會出現樓底不夠高、升降機細無法載運口罩機,甚至單位門口不夠大等問題。」李說。最後只好尋找現存的無麈間,「但香港工業式微多年,很多本來的無麈間已改成辦公室,所以找現存的無麈間也不易。」

最終,經過幾番努力,無麈間、口罩機和原材料一切也備好,怎料卻卡了在「調口罩機」上,「口罩機在運送過程中可能會令原本已砌好的部分鬆脫,另外,砌機也要十分精準,一旦距離位置不妥當也會令口罩不成形,所以第一部機我們調了很久,嘗試了約一個月才調好,最後三月尾才開機生產第一批口罩。」李說。

望口罩成為香港製造標誌

本地製造業曾有蚑鷛蛌犒L去,惟隨茈誚a生產成本上升,幾乎全部的工廠均北移,以往香港的口罩大多依賴內地,而內地的口罩生產率更佔全世界五成。如今口罩的急切需求已令香港廠家放下成本的追求,大膽在港設廠生產,不少人也好奇,香港口罩廠紛紛冒起,能堅持多久?倘若疫情完結,口罩廠應何去何從?

「我們一開始便打算作長期的生意,我們認為香港人面對疫情是有經驗的,我相信在香港人在未來的防疫意識會更高,對口罩的需求也會更高。」經過沙士、新冠肺炎襲港,口罩成為了家居必備品,需求變得不一樣,也許香港人更明白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

對李秉峰而言,生產口罩並非只為防疫工作出一分力,他認真道出其理想:「我們現在很難得可以把製造業重新在港發展,因製造業在香港已式微了很久,我們也希望可以把握這機會令製造業再現曙光。」他又表示,香港製造業如可再崛起,相信全世界的人也會對香港製造的產品更有信心,「因香港人對品質的要求高,我也希望這個香港製造的產品能打入全世界,希望每當有人談論到香港製造的口罩都會想起我們品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