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表示,疫情踏入第3波爆發,在新限聚令下食肆都要作出不同的選擇,例如暫停開業又或者轉做外賣。但是,堂食和外賣的食物質素和服務都有很大差別,而一些只能做堂食的食店例如火鍋店及鐵板餐,相信在短期內完全「無得做」。他認為,熱度夠高的外賣小食,例如串燒等,其高溫足以殺死病毒,在疫市中反而具備生存條件。冼日明指,大型食肆及高級食肆的主要支出來自租金和人手,需要「坐滿人」才能維持支出及獲利,一旦變成外賣,食物賣相及質素就會差很遠,久而久之就會「無人幫襯」。而其他食肆尚能靠提供小菜及飯盒類食物維持收入。
冼日明又提到,據他所觀察,過去大排長龍的魚生外賣店以及飲料店的人流,在最近兩星期都減少,他估計是跟食物熱度有關。他解釋,魚生及飲料均需要經人手製作,而且本身亦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引起市民戒心而暫停光顧。
倘疫情持續 一半食肆將結業
冼日明說,即使專做外賣,現在不少食肆轉做外賣並提供折扣,競爭也是十分大,外賣需要人手或提高成本,利潤不高,種類還要夠多才能留住客源,以上種種均造成食店經營困難,估計如疫情持續惡化,結業的食肆數量將會呈幾何級增長,並且一周比一周多,現時估計已有一成食肆結業,預計疫情惡化持續三個月的話,最壞情況可能有一半以上食肆結業。
冼日明稱,由他日前觀察到,在街上的人流已減少約四分之三,食店禁止堂食,令晚上人流減少,連帶其他行業舖頭也受影響,很多舖頭都提早於晚上8時關門。市民減少出街,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飲食業,估計其次受影響的就是服裝和化妝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