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上月財新PMI52.8 近10年新高

2020-08-04
■7月份,經濟持續恢復背景下,製造業供需兩旺,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錄得2011年初以來最高增速。圖為福建某汽車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作業。 中新社■7月份,經濟持續恢復背景下,製造業供需兩旺,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錄得2011年初以來最高增速。圖為福建某汽車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作業。 中新社

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局部疫情不改向好趨勢 就業和外需疲弱需重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經濟復甦勢頭強勁,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超預期升至52.8,高於上月1.6個百分點,創2011年1月以來最高增速,生產和需求加速擴張,出口下滑放緩至今年2月以來最低。專家表示,局部疫情反彈不改國內整體向好的大趨勢,就業和外需的疲弱需引起重視。

數據顯示,國內疫情形勢總體向好,復產復工進一步推進;局部地區疫情雖有所反覆,並未對經濟復甦全局產生影響。經濟持續恢復背景下,製造業供需兩旺,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錄得2011年初以來最高增速。許多企業表示市況進一步從疫情中恢復,客戶需求增強。

料未來一年產出超目前水平

與此同時,新增出口業務下滑速度放緩至近6個月來最低,但受海外疫情影響,仍連續第7個月處於收縮區間,顯示外需依然疲弱。

儘管生產和需求加速改善,但製造商在7月份繼續壓縮用工,就業指數連續七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不過降幅為今年以來最低。企業反映,用工規模收縮主要是因為減員增效及員工離職後未填補空缺。

業界普遍樂觀預期,未來12個月產出會超過目前水平。企業看好增長前景,是因為預期市況與需求將繼續從疫情中復甦。

調查還顯示,通脹壓力抬頭,企業反映投入品價格和產出價格均較大幅度上升。7月製造業平均投入成本穩步上揚,據反映,成本上升主要是原料漲價所致。製造商因此相應上調產品價格,出廠價格指數在上月微擴張基礎上大幅改善,為2018年8月最高。

料原材料市場價格續回暖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預計,原材料市場價格繼續回暖,市場需求的恢復對於價格亦有拉動,後續工業品價格PPI將進一步回升。

王喆表示,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穩步恢復,官方數據顯示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顯示出經濟的強勁韌性。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分項數據中,外需與就業仍不樂觀。一方面,海外疫情的反覆令出口繼續承壓;另一方面,在經濟較為困難的時期,企業優先考慮通過壓縮成本改善盈利,「需求擴張、生產擴張、就業收縮」的組合已經連續數月出現,就業的持續改善還需要企業有更長時間和更強的信心度,相關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第三季GDP料有望恢復去年同期

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室副主任張平則指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取得積極變化,但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不減,一些需要人員聚集的服務性行業和重點人群面臨較大困難,有針對性地對重點行業和人群加以幫扶仍是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同時,在疫情衝擊之下,保護主義、逆全球化可能以更大程度、更多形式展現,美對華挑起的經貿摩擦向其他領域蔓延的可能性上升。

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室最新季度報告預測,如果疫情不發生大反彈,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有望恢復到2019年同期6.0%的水平,第四季度達到6.3%,全年實現增長2.6%,好於世界銀行1%的預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