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前晚現身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望以美國最高級外交官員的身份,向選民展現一張令人滿意的總統特朗普外交成績表,可惜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不是虛有其表,就是令國際局勢愈趨混亂,《華盛頓郵報》形容在蓬佩奧整段發言中,難以找到特朗普的實質建樹。《紐約時報》則認為蓬佩奧打破慣例,以在任國務卿身份為特朗普造勢,並選擇在耶路撒冷發言,旨在顯示自己敢於對抗伊朗等美國宿敵,塑造強人形象以爭取政治資本,為角逐2024年下屆總統大選鋪路。
蓬佩奧在演說中形容特朗普在「在全球每一個角落勇敢創下先河」;不過若細數這些「先河」,只能發現漸趨緊張的中美關係、經歷兩次峰會仍無進展的朝鮮無核化談判、被特朗普不斷施壓增加軍費的北約盟友等。以色列與阿聯酋建交也許算是一次實質成果,不過能否為中東帶來真正和平,仍有待觀察。
為人虛偽 從不進諫
美國媒體形容蓬佩奧為特朗普政府內最有才幹的一員,政治野心亦路人皆見,只不過蓬佩奧向來是特朗普最「忠心」的手下,即使他深知什麼是「正確」的外交手段,最後亦只會遵從特朗普的選擇。例如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回憶錄中披露,蓬佩奧經常私下抱怨特朗普的想法錯誤,另一邊廂又繼續改變政策,以免得罪上司。
就任國務卿2年多期間,蓬佩奧似乎一直未找到有效方法,扭轉他認為錯誤的外交政策。無論對中國、俄羅斯、伊朗或朝鮮,特朗普的所有外交工作都無法稱得上「完成」。即使蓬佩奧在演說中盛讚特朗普,但他亦難以搬出任何一個成功的外交例子,向選民吹捧特朗普,正好說明特朗普在外交上乏善足陳。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