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第三波爆發 助防疫措施鬆綁
澳洲維多利亞省自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以來,確診病例數字維持國內最高,同時接受病毒檢測的人數卻不斷下降,世界衞生組織顧問警告當地疫情可能被低估,建議在維省首府墨爾本進行大規模普及檢測,讓沒有病徵人士亦接受測試,盡快找出隱形病例,以免爆發第三波疫情。
維省昨日新增90宗確診病例,相較8月初第二波疫情高峰時的單日逾700宗已大幅回落,不過數字仍然是全澳洲最高。另一邊廂,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士省疫情出現反彈,昨日新增17宗病例,是上月12日以來最高。不過維省病毒檢測量持續下降,前日只有10,153人接受檢測,是第二波疫情自6月爆發以來最低。
約18%人無病徵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兼世衞顧問麥克勞斯指出,若缺乏合適的病毒檢測政策,每日確診病例不多可能只是嚴重低估疫情,社會無法得知數字是反映疫情受控,抑或只是較少人接受檢測。目前維省政府敦促即使只有輕微病徵人士,亦應接受檢測,麥克勞斯則建議應擴大規模,讓沒有病徵人士亦接受檢測,以避免第三波疫情爆發。
麥克勞斯認為現時澳洲已有足夠檢測能力,可快速追蹤有感染風險或出現病徵人士;此外無病徵感染者的比例十分高,所有人在感染病毒的首5日都沒有病徵,約18%的人更完全不會出現病徵,故理應放寬病毒檢測範圍;在整個社會進行疫情現況研究,亦可為政府決定為防疫措施鬆綁時提供科學實證。麥克勞斯還提到,可考慮採用混樣檢測。
維省首席衞生官薩頓上月曾提到,若不分時地為無病徵人士檢測,約有5,000分之一的機會找到確診患者,維多利亞大學米切爾研究院的衞生政策主任德庫爾唐便提醒,大範圍檢測需一定成本,亦可能妨礙整體檢測制度運作,故可以有目標地進行檢測,若確實要推行全民檢測,以快速測試工具進行會更好。
GDP跌7% 近30年首衰退
新冠疫情亦已對澳洲經濟構成打擊,統計局昨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顯示全國經濟下滑7%,是有記錄來最大跌幅;另外澳洲第一季經濟已下滑0.3%,連續兩季下跌,意味澳洲經濟正式進入衰退,是近30年來首次。■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