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民記3臥底潛行群組揭炒股騙局

2020-09-03
■民建聯揭社交媒體炒股騙局,涉操縱股價及詐騙。■民建聯揭社交媒體炒股騙局,涉操縱股價及詐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使用社交媒體要小心遇上騙局。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昨日聯同3名社區幹事劉天正、張偉楠及陳凱榮開記者會,揭露騙徒邀請網民加入WhatsApp或Telegram群組,聲稱能夠幫助他們透過股票買賣賺取高額回報,再從中操控股價,令受害者蒙受損失。

他們促請相關部門加強監察、執法及教育等,同時亦會將搜集得來的相關資料交予警方。

張國鈞表示,近來在社交媒體、討論區中陸續出現大量投資群組連結,邀請網民加入WhatsApp或Telegram群組,聲稱能夠幫助他們透過股票買賣賺取高額回報。同時, 社會上亦出現大量與投資相關的騙案,更有部分受害者損失慘重。有見及此,他們對這類型的社交媒體炒股騙局進行了深入調查,3名社區幹事更臥底潛入有關群組。

待苦主買入即「散貨」

3名「社區密探」指出,是次調查發現WhatsApp和Telegram已經成為炒股騙局的集散地,騙徒透過在如facebook或人氣討論區等貼上群組連結,部分甚至假冒一些知名人士或機構的名稱騙取別人信任。

這些群組一般有幾十人至二三百人同時參與,受害者進入群組後會有自稱「老師」或「助理」的人私下聯絡他們,了解他們現有持倉、投資金額及投入程度等信息,受害人亦只能透過私下信息向騙徒發問或提出質疑。

最初,群主會向受害人推介一些較大型的股票,令他們獲利,博取他們的信任。

其後,騙徒會再推介個別細價股,在受害人大額買入後「散貨」,導致股價暴跌,令他們蒙受巨額損失,而群組亦穨Y解散,令受害人難以追究。

張國鈞指出,社交媒體炒股騙局可能涉及觸犯兩方面法例,包括以人為因素操縱股價令股價上漲或下跌,涉及製造虛假交易,有機會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發布虛假消息或牽涉股價的真假敏感資料,包括假扮知名人士、冒充傳統媒體等,均屬詐騙行為,其他同夥均涉及串謀詐騙等罪名。

面對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他們認為社會各界應對炒股騙局問題有更高的警惕,並要求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警方及證監會採取行動。

他們提出6項建議,包括警方加強執法力度、執法部門定期與網上平台管理人員溝通、證監會加強監察 、加強宣傳教育、研究修例,及向年輕人提供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