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過街英雄》(見圖)和《反黑路人甲》開播前的廣告中,仿效電影宣傳手法,頗具新鮮感之餘亦的確令筆者對劇集頗有期待。可惜《過》現實跟期望有明顯落差。大概是因為看着森美明明努力搞笑,我卻覺得不甚好笑吧!
相信不少觀眾也發現,《過》的主要橋段大概是源自《蜘蛛俠》+ 《慳錢家族》--故事中森美飾演的唐亮星因為植入了老鼠的耳朵而擁有跟老鼠特性相關的超能力。或許電視台本來真的想將劇集當成超級英雄片,但那低質的電腦特效,加上森美經常在劇中扮「吱吱鼠」,令《過》不但沒有絲毫科幻感,反而更像《閃電傳真機》中的「小老鼠與大花貓」(正確來說是「鼠洞」)這類短劇。其中最令人礙眼的,是森美每次「變身」都是重複同一組動作(先是變成紅眼,然後小腿突然不合比例變粗),這不禁令人聯想起廿幾三十年前《美少女戰士》的變身模式,甚或三十幾四十年前黃日華版郭靖使出「降龍十八掌」前耍出的動作。到2020年仍套用上世紀末的變身模式,真是老套到替森美汗顏。
整體來說,《過》不夠好笑,但我認為不能全怪罪於森美。事實上森美無論做主持或DJ都好識得搞笑,但不等於其搞笑能力同樣適用於演戲中。森美的好笑在於即興、轉數快,還要有一個可以被他盡情揶揄的「下把對手」(可以是小儀,也可以是麥美恩);然而喜劇與訪談的搞笑方法並不同:前者的笑位需要有精密的計算,後者在於臨場反應。猶記得大台早年在「星爺」爆紅時,也常找他回巢在台慶「東華」做Talk Show,但其實一點也不好笑,關鍵正在於他在綜藝節目上,卻以在電影的搞笑方法,根本是無法啟動觀眾的笑點;同理,森美的演繹實在太似做主持:轉數快、伶牙俐齒。沒錯觀眾是喜歡這樣的森美,但只限於他在做主持或DJ時,一旦放諸戲劇中,反而令角色變成片面單調。
其實《過》玩超級英雄橋段是OK的,森美做男主角亦有新鮮感,卻不等於將他在做主持的風趣幽默,夾硬移植在劇集中便等於好笑。有時總覺得,其實搞笑的竅門,正在於出其不意--森美在戲中最好笑的戲份,不是他的搶白,反而是一直被當成賤人的他,竟被明卓淇(譚凱琪飾)當成一個好人時,他那表面靦腆卻又暗自得戚的表情,觀眾(包括我)會覺得很抵死啜核。皆因看到平日主持皆處於強勢的森美,竟像個獲讚賞的小學生般,這種反差便能刺中大家的笑點……可見若不在劇情和笑位設計上多花心思,就算差利卓別靈再世,觀眾也不會因為畀面而陪笑。 ■文:視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