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新地全年少賺47% 末期息維持3.7元

2020-09-11
■李兆基(右)與新地已故創辦人郭得勝(中)為緊密業務夥伴,並自新地1972年上市起任公司副主席至今。 資料圖片■李兆基(右)與新地已故創辦人郭得勝(中)為緊密業務夥伴,並自新地1972年上市起任公司副主席至今。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受投資物業重估出現盈轉虧影響,新鴻基地產(0016)昨日公布,截至6月30日年度除稅後股東應佔溢利235.21億元,按年跌47.63%,每股盈利8.12元;撇除投資物業重估值變動影響,股東基礎溢利293.68億元,按年減9.4%,每股基礎溢利10.13元;末期息維持每股派3.7元,全年派息4.95元,與上年度全年派息相同。

合約銷售441億 按年減32%

本地社會事件和新冠肺炎疫情對集團多項業務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酒店業務錄得重大虧損,樓宇銷售受到影響;物業租務組合亦遭受重大挑戰,尤其是零售商場,在新租和續租租金均面對龐大下調壓力。

回顧年內財務報表錄得的物業銷售收入為412.64億元。來自物業銷售的溢利按年下跌1.7%至183.77億元。然而,在疫情爆發下,按所佔權益計算,集團在年內錄得合約銷售額約441億元,按年大減32.2%。其中,香港錄得合約銷售額約336億元,內地則錄合約銷售額約95億元人民幣。

租金收入跌3% 酒店虧3.3億

期內,因應疫情向商場租戶提供短期租金寬減下,連同合作項目租金收入計算,集團年內總租金收入按年下跌3%至242.14億元,淨租金收入按年下跌6%至185.65億元。當中集團在香港的多元化物業投資組合的整體平均出租率下跌兩個百分點至92%。連同合作發展項目帶來的收入,集團物業投資組合的總租金收入按年減少4%至190.09億元。集團已安排不同推廣計劃,包括透過商場綜合會員計劃The Point by SHKP推出多項線上線下推廣活動,吸引顧客及刺激消費。

酒店部門在本財政年度下半年仍錄得重大的營業虧損,令全年業績由盈轉虧,虧損3.3億元。為紓緩影響,管理團隊已採取積極措施,例如提高營運效率,推出餐飲優惠和度假住宿計劃,以吸引本地顧客。

集團與平安人壽就高鐵站上蓋商業地王的交易於7月完成後,連同其他變動,集團在香港的土地儲備約有5,690萬方呎,足以支持未來5年發展需要。同時,集團會繼續積極將農地更改成可發展樓面。截至6月30日,集團淨債項與股東權益比率續處於14.1%低水平。

在任48年 李兆基11月退任

另外,該集團宣布,李兆基已知會公司因其年事已高,他將不會在公司於11月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尋求膺選連任,並將於股東周年大會上退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終止出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李兆基與新地已故創辦人郭得勝為緊密業務夥伴、自新地於1972年上市至今一直出任該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