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韓中旋與《明報》甚有淵源。
《明報》1959年創辦,他一開始便在《明報》當記者、編輯。他之離開《明報》,導火線是英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訪港,他在《明報》港聞版用上的大字標題:「打砲廿一響,送御妹過海」,令人有語帶雙關之嫌。
事後我問起此事,他莞爾說,當年十個字標題,十分切合文意,並沒有錯,只是有人想歪了吧,與他本人原意無關云云!
後來韓才子被調了職,他因而離開《明報》。
據韓才子透露,《明報》社址最初設於中環娛樂行一幢唐樓(大中華餐廳旁),人員不多。經理部由金庸中學同學沈寶新負責──沈是老好人,金庸管編輯部,旗下有潘粵生、雷煒坡,編輯副刊有何達、張君默、譚乃牧等。
韓才子說,《明報》當年每月虧港幣4,000元,要靠金庸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導5,000元的月薪補貼。後來《明報》增闢加馬經版,銷路達8,000份,搬到灣仔謝菲道較寬敞地方,經濟狀況才稍為好轉。
韓才子喟嘆道,《明報》初創期間屬於「艱難經營」。
韓才子於1967年離開了《明報》,轉投《香港夜報》。1967年是香港暴動(簡稱「六七暴動」,又稱「反英抗暴」)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方面港英總督戴麟趾採取高壓手段鎮壓,一方面是「愛國同胞」奮力抵抗。時值「文革」時期,後者在鬥爭中因受內地紅衛兵影響,以致鬥爭不斷升級。
其間《香港夜報》第一版出現「中共炮艇出現青山灣」的頭條標題,旋不久,《香港夜報》被控「造謠」,與《新午報》、《田豐日報》三張小報被港英政府封殺。
三報包括《香港夜報》社長胡棣周等負責人被捕,以「煽動罪」判3年監。
韓才子解釋,據他事後獲得的消息,所謂「中共炮艇出現青山灣」,是當年林彪親信黃永勝下令的,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云云。
韓才子寫道:「胡出獄後從商,在西門子系統工作,與大亞灣核電廠頗有聯繫,及到核電廠,才知姬達負責行政工作,二人相見,胡氏即說:『廣東人有句俗語,不是冤家不聚頭。』經略一解釋,二人相顧大笑。姬達還說:『希望大家合作得更好』。」(《明報月刊》2019年5月號,下同)
其後胡棣周與在當年港英政府政務司姬達交往中,才知道《香港夜報》等被封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現在翻開案卷可見,當時係由黃永勝指揮炮艇,若果英軍攔截,必生大事,但港英只命華警通知炮艇已經越境,於是大事化無。」
這是一頁見遺的歷史。 (《速寫韓中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