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易綱:持續推動金融業開放

2020-10-25
■易綱昨日表示,要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和國際化。圖為早前山西一名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 資料圖片■易綱昨日表示,要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和國際化。圖為早前山西一名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 資料圖片

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上海報道)十九屆五中全會前,內地密集釋放金融對外開放提速加力的信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昨日表示,要持續推動金融業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融展業環境,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及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限制,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和國際化。

易綱提出,要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開放理念和模式的轉變。儘管金融業開放步伐很快,但在同外資金融機構、境外央行的溝通中也注意到,外資在機構准入和展業限制解除後,仍需申請諸多許可,面臨不少操作性問題,對金融業開放的訴求依然較多,表明金融業向負面清單管理的轉變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負面清單與金融業持牌經營不矛盾

易綱進一步解釋,負面清單與金融業持牌經營不矛盾,與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也不矛盾。負面清單下,金融機構的准入和展業必須滿足資質要求、持牌經營,監管部門亦可將更多的資源從准入管理轉向事中事後監管,提升監管效率。

增人民幣匯率彈性 減跨境使用限制

易綱還表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增強匯率彈性,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主要是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順其自然。

「新形勢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可在堅持市場主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對本幣使用的支持體系,為市場作用的發揮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另外,易綱強調,在加快開放的同時防範風險,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建好各類「防火牆」,提高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使監管能力與開放水平相適應。

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已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直接投資目的地,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樞紐和製造中心。2002年至2019年期間,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過去兩年,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集中宣布了50餘條開放措施,包括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程度等。

對於繼續擴大金融開放的意義,易綱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僅要便利商品和要素的流動,還要推動規則制度型開放,增強制度的競爭力,從而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專家:能減少「金融硬脫u」風險

內地金融部門高官近期頻繁就擴大開放發聲,向市場解讀擬議中的改革開放政策。摩根斯坦利(港稱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近日表示,當前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在提速加力,既為促進人民幣資產國際化,又能減少「金融硬脫u」的風險。

邢自強表示,縱觀全球歷史,每當國際地緣政治格局變化之際,全球多極化發展加速之時,儲備貨幣通常也更趨多元化。無論海外風雲變化,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中國的金融開放、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和股票、擴大本幣金融產品種類和規模,都具備舉足輕重意義。越是擴大開放,越給中國應對未來的逆全球化提供底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