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疫下消費意願減 前11月下降4.8%

2020-12-22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今年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但消費恢復滯後。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指出,按照目前趨勢來預測,全年GDP肯定實現正增長,達到2%左右,而消費年內轉正難度很大。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10萬億

祝寶良表示,前11月消費同比下降4.8%,與投資增速存在缺口。疫情前消費比投資增速要高3個百分點左右,而現在要低8個百分點,消費和投資方向發生變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分析說,疫情後消費恢復滯後,主要是受未來收入預期和預防性儲蓄增加的影響。居民消費傾向明顯下降,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3.9%,但人均消費支出同比下降3.5%,其中,城鎮居民收入增長2.8%,但消費下降5.6%,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卻增加了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過去三年6萬億元的平均水平。

「低收入群體消費下降更為明顯。」王一鳴說,疫情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低收入群體衝擊更大,調查顯示,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家庭消費下降更顯著,而年收入50萬以上的家庭消費回升更快。另外,居民負債上升對消費產生擠出效應。

從短期政策看,王一鳴說,今年以來的宏觀政策更加偏向於激勵供給,中國的生產恢復明顯好於發達國家,基本上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消費恢復相對滯後於發達經濟體。

不過,王一鳴認為,今年國內消費變革和升級呈現一系列新變化,包括商品消費高端化、消費結構服務化、消費方式網絡化、消費產品智能化、消費群體年輕化、城鄉市場融合化等,這些新的趨勢會成為推動經濟轉型重要的力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