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累積近9000宗新冠個案,部分康復者講述親身經歷,強調染疫留下諸多後遺症,絕非部分人所臆想的「只是一場重感冒」。
全港市民都應該高度重視新冠威脅,一方面持續謹守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另一方面積極參與政府即將展開的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疫苗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其他人,履行社會責任,政府應做好周全規劃安排,同時考慮各種措施,激勵市民參與接種,對拒不參與者作出合理限制,力求實現全民接種,讓疫苗接種能夠真正發揮控疫成效。
新冠疫情已持續近一年,部分市民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一直誤以為新冠病症致死率低,對年輕人殺傷力不大。實際上,海外的新冠整體病死率仍然超過2%,是流感致死率的20倍以上,也不乏年輕人死亡個案,早前本港就出現青壯年不幸感染身亡的病例。根據一些康復者講述,康復後肺功能受損,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海外不少患者甚至出現心肺受損、思覺失調等嚴重後遺症。
要成功控疫,除政府切實落實一系列防控措施、市民遵守社交距離限制外,即將開展的疫苗接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政府已預採購三種疫苗供全港市民免費接種,最快下月到港。有政黨早前訪問2,691名市民,接近九成受訪者知悉政府已採購疫苗,當中約六成人計劃接種,而計劃接種者中,過半受訪者認為政府應立法強制接種。從科學角度看,六成人計劃接種的比率並不理想,因為七成左右人有抗體才達到「群體免疫」的最低門檻;接種比例越高,徹底抗疫的把握就越大。因此,政府有必要從現在開始,通過宣傳、激勵、限制多管齊下,增強市民接種意欲,提升接種比率。
首先,要馬上展開大範圍的宣傳教育,一要講清楚接種疫苗的科學知識,深入解讀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要讓市民認識到,接種疫苗既是保障個人健康、保護身邊的親戚朋友,亦是履行社會責任,為香港防疫出一分力;三要講清楚全民接種對本港經濟民生全面復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讓市民充分意識到接種與個人安全、利益息息相關。
其次,政府可為完成疫苗接種的市民提供適切的正向誘因。市民希望盡快落實「疫苗護照」,讓完成接種者可以免檢疫出入境,恢復與內地和海外正常往來,政府應根據民情民意,作出相應安排;另外,政府可考慮允許完成接種者,使用特定公共服務,增加市民接種的積極性。同時,鑒於未接種者有較大的感染、傳播病毒風險,政府在有充分理由下,可以考慮對不接種疫苗者施加一定限制。
本港所有嬰兒自出生之日起,都要參與「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由出生到小六注射多次疫苗,如果沒有完成疫苗接種,入學會遇到困難。這是政府、學校對師生健康負責的體現。「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其實已有相當的強制性質。因此,本港的部分疫苗例如麻疹疫苗的接種率,才能達到超過95%的高水平,成功令相關疫情在本地絕跡。同樣,對拒不接種新冠疫苗者,施加一定限制,並非侵犯人權自由,而是服務控疫需要的通常做法,目的只是保護大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對港人負責,因此相信大多數市民會理解支持。
本港受新冠疫情折磨一年,廣大市民都盼望早日擺脫疫情,政府現階段就必須做好疫苗接種計劃的準備工作,帶領市民科學認識疫苗作用,排除政治化操作的干擾,為早日成功控疫、恢復正常工作生活創造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