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封區成效不容否定 明辨是非擇善固執

2021-01-26

佐敦「受限區域」封區強檢行動昨日結束。本港首試封區強檢,在40多個小時內成功找到13名感染者,截斷13條可能的傳播鏈,實際效果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此次行動顯示了跨部門和官民合力抗疫的意志和能力,展現「動態清零」決心,為建立推廣「禁足+強撿」升級版抗疫模式積累寶貴經驗。儘管封區措施尚有改善的空間,但絕不是勞民傷財,更不能以「雞蛋堿D骨頭」的手段抹黑否定。刻意誇大封區強檢的不便,蓄意製造矛盾妨礙抗疫,任由疫情惡化,才是傷財害命、禍港殃民,市民一定要明辨是非,抵制別有用心的謬論。

今次封區強檢順利完成,通過檢討其中得失、總結完善,可以為本港控疫探索新模式,提升本港今後的抗疫成效。今次封區強檢,政府動員醫療壎矷B警方、消防、民政事務等16個部門逾3,000人,在不足兩天時間為逾7,000人進行檢測並完成3,000戶家訪,積極找尋病源;封區期間,政府向受檢人士提供基本食物和用品,為少數族裔人士說明講解,並挑選周六日務求減少封區對市民工作生活的影響。封區強檢有序平穩進行並完成,找出13名確診者,足以反映封區強檢具有較強的排查功效。

不過,個別為反而反的政客和輿論,對防疫毫無建樹,提不出任何具建設性的意見,卻拿封區強檢找出13名確診者「做文章」,詆譭封區強檢「成效非常低」,「勞民傷財和擾民」,「令區內商戶損失慘重」云云,企圖誤導市民,製造社會對封區強檢的抵觸情緒。

封區強檢成效如何,應該多聽專家的判斷,而不是政客的煽惑。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表示,難以評估封區檢測的比率高低,若和全民檢測比率的0.004%已經是高,但和出現病徵的人士到診所檢測的比例的0.4%至0.8%就偏低,但他強調,大部分封區接受檢測的居民都是無病徵。袁國勇指出,目前藍田麗港城第5座成為疫廈,與大廈一名確診保安員居於油尖旺區爆疫的新填地街有關,反映新填地街病例可進入其他社區。他認為封區檢疫是有需要的。

疫情一宗也嫌多,隱形確診者更是播疫的最大隱患。如果不是封區強檢在短時間內找出13名確診者,不把13名確診者送醫和相關密切接觸者送往隔離中心,任由他們繼續在全港遊走,不知又有多少幢大廈、多少社區淪為疫廈疫區。防疫救人是本港當前頭等大事,政客不以科學態度、不從全港市民安危的大局看問題,只是算計一事一時的眼前利益得失,假惺惺扮代表為民發聲,脫離防疫實際,虛妄地質疑封區強檢成效,不過是上演博關注的政治騷,借阻礙抗疫撈取政治資本。

疫情持續逾一年,本港無論在公共財政儲備、經濟民生方面都遭受重大損失,疫情拖得越長,本港經濟民生、整體利益的損失越大。以最果斷手段全面遏制疫情,才是經濟谷底反彈、引領市民生活復常的出路。目前疫情有向油麻地果欄、深水鶞F等地方擴散的跡象,情況不容樂觀。近期本港疫情明顯反彈,每日確診個案維持在六七十宗的高位,且有半數是不明源頭個案,反映有快做盡做封區強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最大程度截斷傳播鏈,才能阻止疫情擴散。

本港疫情依然嚴峻,封區強檢是不可或缺的抗疫措施,政府一方面要努力改善模式機制,在確立劃界、社區通報、民生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改良,提升檢測效率,減少對市民的不便;另一方面,要擇善固執,對有利控疫、保障市民安全的決策,必須堅持到底,切勿因一小撮人的扭曲抹黑而動搖,這才是有擔當、敢負責的表現,相信大多數市民會與政府站在一起,同心抗疫,共克難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