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韓正:中國實現碳中和是一場硬仗

2021-03-22
● 韓正。線上會議截圖● 韓正。線上會議截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1日晚間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發表主旨演講。中國提出,「十四五」時期將開啟全面建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韓正表示,中國要建設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中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場硬仗,但中國一定會踐行承諾,確保如期實現目標。

主動承擔國際責任

韓正說,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向全世界作出了莊嚴的承諾,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進一步宣布,中國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新舉措,中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讚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態度是堅決的,行動是有利的。

韓正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各國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各國應根據國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強化行動,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的新體系。同時也要看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發展階段不同,對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需求和能力適宜客觀上就是存在的差異。發達國家應多做表率,並切實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的島嶼國家提供更多的幫助。」

着力優化能源結構

對於中國來說,韓正表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需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中國將採取有力措施,腳踏實地。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未來能源需求總量還會繼續攀升。從能源結構看,當前煤炭佔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在57%,比歐美30%以上的水平高出很多。」韓正還指出,歐美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一般都有50年到70年的過渡期,而中國提出從2030年到2060年的目標,過渡期只有30年,時間短得多,難度大得多。

韓正說,中國將着力優化能源結構,控制化石能源總量,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2030年這一比重將達到25%左右;着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嚴控高耗能行業的產能規模,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的改革,加快推進碳排放權的交易,鼓勵各方積極開展低碳技術的創新,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着力提升生態碳匯能力,2030年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

韓正重申,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繼續同各國加強宏觀政策的協調,攜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世界經濟復甦基礎不穩固,中國願同各國加強協調,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金融政策,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順暢穩定,促進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穩定發展,推動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的陰影,歡迎各國企業分享中國開放的大市場和中國的發展機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