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以更大責任意識和創新思維拓地建屋

2021-04-22

團結香港基金昨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土地供應正陷「乾涸」困局,市民不但「越住越貴」,更「越住越細」。疫情下本港樓價居高不下、近期交投愈趨活躍,有調查指逾半受訪者會一年內入市,且多為換樓和上車剛需,在供應短缺、熱錢「水浸」夾擊下,本港土地房屋供應不足的困境將更加嚴峻。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排除各種干擾,讓香港可以集中精力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市民盼望政府以更大責任意識和創新思維拓地建屋,與各界理性討論新拓地方案,包括填海和邊境土地開發等各種方案,緩解房屋供應「乾涸」,滿足市民居住所需。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香港正陷入「熟地」供應低、房屋落成低、居住質素低的「三低」死結,估計未來10年每年私樓落成量僅約1.35萬伙,至2024年私樓平均實用面積將跌至少於480方呎,較2012年的細三分一,呼籲政府立即提速推進各項拓地計劃,全力精簡土地審批程序,加快推進「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本港土地房屋供應嚴重短缺的問題。

與此同時,近期本港新盤連環推售,二手成交活躍,樓市「小陽春」持續。香港置業昨發表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考慮未來一年內入市,比例為3年最高,同時近五成半受訪者認為未來樓市走勢平穩向好,比例一年半新高;近三成半(34.9%)人購買物業主要用途為換樓,購買物業主要用作上車的受訪者以32.9%居次位,用作投資的以32.1%排最後,不過比例連升三季,兼達10季新高。調查佐證本港無論是換樓、上車剛需,還是投資需求,皆異常強勁。

從2008年開始11年的低息環境,造就本港樓市持續11年的大升市,差估署私樓樓價指數由104.8點升至最新的384.5點,升幅近2.7倍。全球央行持續「放水」,本港銀行體系結餘維持逾4,500億元紀錄高位,與樓按相關的港元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近期見11年低位。本港土地房屋供需本來已失衡,加上熱錢效應,勢必令土地房屋供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市民不僅「越住越貴」、「越住越細」,根本「上車無望」,失望不滿自會加劇。

今年兩會期間,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與港區人大代表會面期間表明,香港的住房問題需要得到解決。他指出,「解決這一問題難度很大,但總要有解決開始的時候」。這體現了中央非常重視關心香港,支持特區政府和本港各界共同努力,做好長遠規劃,解決港人的居住問題。中央主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打破泛政治化和空轉的困局,重塑政通人和的管治政治生態,讓特區管治團隊和社會各界心無旁騖聚焦到發展上來,為解決香港居民最為關注的住房等重大民生問題創造良好條件。如今本港由亂及治的形勢不斷鞏固、積極向好,特區政府應把握時機,將開拓土地、增加供應當成首務,回應市民關切。

目前本港土地供應的主要問題,一是現有方案推進速度欠理想;二是中長期拓地未有共識。現有拓地方案,主要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市區寮屋區重建公屋、棕地等。以棕地為例,規劃署物色公布了8組棕地建2萬個公屋單位,但最快需6年後才完成研究、改劃、收地、平整等,10年後才能落成。政府一方面需改進工作程序、加快拓地進度,另一方面要與各界理性討論「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及新拓地方案,例如綠化地帶邊陲、邊境用地的規劃利用,都應認真思考,以果斷作為化解深層次矛盾,造福港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