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鼓勵生兒育女 關鍵要解決深層矛盾

2021-05-11

香港婦聯的本港生育意願調查發現,有近六成受訪者不願意生育,當中逾九成人認為育兒經濟壓力大是主因,數字比2019年高。受土地房屋、貧富懸殊等深層次矛盾困擾,再加上本港生活負擔高踞全球前列,年輕人向上流動機會漸減,難免窒礙生育意願,勢必加速本港人口老化,削弱整體競爭力。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發展迎來新轉機,政府應推出布局長遠的規劃,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才能提升港人生兒育女、建設美好家園的意願。

港人生育意願持續下降,其實是本港經濟民生矛盾積重難返、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的一種折射。眾所周知,香港樓價全球最貴,年輕人「上車」越來越難,立法會秘書處《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報告顯示,35歲以下的年輕人士於1997年成為自置業主的機會較高,當時有多達19.81萬名這類年輕戶主,佔自置戶主總數的22.1%;而由於置業負擔能力不斷下降,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於2019年已推遲至44歲。年輕人為供樓「搏殺」,只能推遲生育時間,甚至打消生育念頭。

另外,本港堅尼系數於2016年擴闊至0.539,居於全球最高之列;《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的「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排名,統計了全球133個城市的生活成本,結果顯示,即使在疫情下,香港生活成本繼續排名全球第一,除了高樓價、高租金外,本港其他生活日常生活開支、用餐費用、食材價格都名列世界前茅。

生活負擔有增無減,而本港經濟結構單一,產業未能向創新、多元轉型,導致年輕人向上流動的通道和台階減少,實際收入遠追不上樓價、通脹的升幅,令年輕人對未來前景預測悲觀。生育培養下一代的付出和責任重大,奧運冠軍李麗珊多年前有一經典廣告台詞──「養大一個孩子要400萬」,計及通脹,如今養育一個孩子恐怕遠超400萬,年輕人對此難免避而遠之。

本港已呈現人口老化的趨勢,若生育率長期低迷,公共財政、醫療福利將承受更大壓力,勢必出現類似日本的「少子化」問題,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提振本港的生育率,僅靠強化家庭的友善政策效果不大,關鍵還在於解決深層次矛盾,為市民減負降壓,讓年輕人對前景充滿信心。

落實了香港國安法、完善了選舉制度,本港迎來集中精力求發展的重大機遇,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再創輝煌。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參加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央政府全力、全方位支持特區政府及市民,在防疫抗疫、金融領域、創新科技、服務業、航運業等方面,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一起做好長遠規劃,解決貧富懸殊、住屋等問題。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應彰顯行政主導,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迎難而上,下決心有擔當解決土地房屋的難題,改善居住環境;積極融入國家大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加快本港經濟轉型升級,拓展港人的發展空間,推出更多鼓勵生育的家庭政策,消除年輕人生兒育女的後顧之憂,讓香港煥發生生不息的活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