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籲全民接種疫苗 助社會回歸正軌

2021-05-13

佘德聰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

新冠疫情肆虐逾年,重創經濟民生,已經演變成全球最大的公共壎穻M機。時至今日,香港在經歷了修例風波等社會活動之後,因新冠疫情反覆而引致的經濟萎縮和失業率上升,嚴重損害了本港的社會穩定。集中精力抗疫,確保市民生命健康安全,已成為當前香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特區政府自2月底推行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以來,不少市民對疫苗接種持猶豫、觀望態度,甚至不願接種,迄今累計百萬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僅60萬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不足總人口的9%,距離70-80%的免疫屏障接種率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對疫情防控而言未如理想。而近期南非變種新冠病毒流入香港社區,更引發各界對疫情反彈的擔憂。

香港在疫苗供應相對充足的情況下,接種率仍然較低,一方面是香港在經歷四波疫情之後,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效防疫抗疫措施,社區感染減少,疫情可控,加上市民自我防護意識較強,已經適應了疫情下生活新常態,對疫苗防護不感迫切;另一方面,因為出現部分接種疫苗不良反應事件,而被反對派政客和媒體過度渲染抹黑,在社會上制造輿論放大疫苗副作用,引發市民的恐慌及不信任感,擔心疫苗保護力不足和出現副作用,進而使得願意接種疫苗的人數大減。

有專家指出,未來新冠病毒或將成為常見性病毒,口罩保護力只有兩成,遠不及疫苗,近期的外來變種病毒對現有的抗疫成果有相當大的威脅,而全民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是當前抗疫階段保護自身健康、控制疫情、恢復發展的唯一可行辦法。香港抗疫防疫不能等,疫情越早受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才能得以保障,社會秩序得以恢復正常,市民能夠正常生活、經濟民生發展能夠步入正軌。

綜合部分市民「疫苗猶豫」的原因,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政府要加大疫苗接種的科普知識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開展疫苗相關研發數據及資訊的普及,包括常見副作用和在何種情況不應接種等,以提高市民對疫苗的了解、增強接種信心。其次,隨茯戔‘i控,建議政府不斷拓寬「抗疫新路向」,在現有「疫苗氣泡」的基礎上,逐步放寬社交距離和出入境檢疫限制,早日協商推出雙向通行的「疫苗護照」,以鼓勵全民接種疫苗。此外,今時今日的香港遇到的發展困境和民生問題,除了修例風波和疫情重創,各界政見撕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疫情新常態下,香港不可能永遠封關,全面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風險,早日實現群體免疫,是每一個香港市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對身邊親友家人的呵護與關愛。筆者呼籲包括反對派在內的社會各界,以公眾利益和香港發展為先,放下分歧和猜忌,齊心協力落實防疫抗疫政策,實現全民疫苗接種,加速疫情防控,助力香港早日走出疫情困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