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港島區的銅鑼灣一向為遊客必到的本港零售核心區,2015年開始,羅素街連續多年成為亞太區最昂貴零售地段。惟前年的黑暴堵街,銅鑼灣成為「戰場」,再加上去年來的世紀疫症,遊客絕跡銅鑼灣,導致區內租金暴瀉。戴德梁行早前曾指,銅鑼灣羅素街租金去年勁跌43%,為亞太區各主要街道跌幅最勁,原來的亞太第一商業街的名銜被跌幅較小的尖沙咀廣東道所取代。
港街舖租金較高峰跌76%
去年受疫情影響,本港實施限聚令等措施,訪港旅客大幅減少,直接影響銅鑼灣這類依賴遊客的零售核心區。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去年整體零售業總銷貨量下跌25.5%,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年度跌幅,反映疫情對消費相關活動的嚴重衝擊。
另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早前的報告指出,本港整體一線街舖租金繼去年全年下跌23.4%後,今年首季再按季下跌4.9%,目前街舖租金水平已較2013/14年高峰下跌多達76%;主要商場的基本租金在首季亦按季下跌4.8%,較高峰時下跌46%。不過,商舖租賃活動在首季出現初步復甦跡象,一方面本地零售商正把握平租機會進行擴充,另一方面近月亦有多個國際娛樂營運商/概念品牌登陸香港,令一線零售區的部分空置或棄租空間陸續獲得承租,惟租金都不復當年勇。
化妝店退出 快餐店進駐
最近有消息指,羅素街8號一樓連地下舖位獲外資連鎖快餐店以月租50萬元承租,呎租約74.6元,前租戶為連鎖化妝品零售商,當時月租為120萬元,換言之新租金急挫近六成,重回約15年前水平。至於羅素街8號地下1號及2號舖,消息指亦剛由意大利時裝品牌以每月約60萬元承租,呎租約178.2元。舖位之前是勞力士專門店,高峰期月租曾達350萬元,折算跌幅逾八成。
第一太平戴維斯亞太區研究及顧問諮詢部區域主管盛世民認為,隨着零售市場的最壞情況經已過去,目前的問題在於市場復甦的速度會有多快,以及哪些改變將會持續。該行香港商舖租賃部資深董事陳澤鳴亦指,消費者情緒及營商氣氛在首季逐步改善,而疫苗接種計劃愈趨普及,以及社交距離限制放寬及邊境重開,將有助旅遊業及零售市場在短期內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