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地質學出身轉投「探火」 籲港青參與獻想法

2021-05-16
●加工彩色圖像中,左上角的藍色調表明岩石在風化過程中,鐵質因風化而流失。這是存在還原環境的直接地質證據。港大圖片●加工彩色圖像中,左上角的藍色調表明岩石在風化過程中,鐵質因風化而流失。這是存在還原環境的直接地質證據。港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90後博士生劉嘉成,本身是地質學出身,有感礦床研究相對「古老」,至四年前偶然下發現其專業領域原來相當適合火星研究,尤其國家近年積極發展航天科技,支持力度與日俱增,順理成章下便投身其中,「我當然也很希望香港日後有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有趣而未知的東西,我們可以貢獻想法,是很有前景的!」

「有別於一些人很早開始已經對於太空探索感興趣,對我來說研究火星更多是出於偶然。」劉嘉成說自己原是地質學(Geology)出身,「主要用光譜學方法,去研究一些跟水相關、熱液作用形成的礦床」,該領域發展比較成熟,已有不少人參與其中,到後來他進一步選擇未來方向時,恰巧發現火星研究非常需要這個背景的人才,有感火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答案,發展空間很大,遂決定投身其中。

國家航天發展投入料愈來愈多

「事實上,不論從研究者角度、國家戰略以至社會層面,都可見大家愈來愈關注太空探索。」劉嘉成舉例指,內地近年開始增添行星科學作為一級學科,以培養未來專業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年亦將「行星科學」作為獨立選項;而中科院也建設了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研究平台。至於大眾對火星的興趣,更是隨「天問一號」帶出前所未有的火熱關注,國家未來相關投入,相信亦會愈來愈多。

劉嘉成又指,香港學者於技術層面上一直有助力國家航天工程,如「天問一號」的「火星相機」正是一例。惟在鑽研火星相關的科學問題,如地質過程、生命探索、氣候問題等,本地研究確實較少。他期望自身的港大團隊,及其他學者未來可作更多深入探究,「即使來自不同背景,我相信都可以在航天研究上找到切入點,作出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