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升溫,4月份的按年通脹升幅驚見4.2%,超過市場預期,創出近13年來最大升幅,今季又面臨「五窮六絕」。因應港府推出新一批通脹掛u債券(iBond),投資者季內不妨先考慮與抗通脹相關的投資,例如申請iBond,買黃金、買石油股,甚至買樓。今期《數據生活》將為大家介紹部分抗通脹投資方式,為大家在驚濤駭浪的投資環境中提供參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新一批通脹掛u債券(iBond 8)詳情上周出爐,是次目標發行150億元,最多可酌情加碼至200億元,保底息率維持2厘,下月1日起接受認購。雖然新一批iBond的保底利率,不及有「長者iBond」之稱的第5批銀色債券(保底利率為3.5厘),但由於保底息率至少有2厘,加上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正在升溫下,投資iBond可能因未來香港通脹率上升,而獲得更多利息收入,加上入場費僅1萬元,對資金少、兼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是不俗的選擇。
美國倘加息 黃金價格恐下跌
傳統投資智慧認為,買黃金是抗通脹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投資黃金的方式有很多,最直接的是到金舖或者銀行買實金(例如中銀及琤矷^,又或是在銀行用黃金存摺記錄自己買了多少黃金(俗稱「紙黃金」),以及似買股票般,投資與黃金相關的股份或ETF基金等。
翻查過往十年的金價資料,現水平金價(上周五曾見1,837美元一盎司),距離去年2,075美元的歷史高位,或者2011年1,923美元一盎司的階段性高位,仍有一段距離,換言之金價仍有上升空間。
但要留意的是,若果美聯儲因通脹升溫而縮減量寬規模,甚至提早加息收水,金價就有下跌的風險。例如2015年12月,因為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當時金價只有約1,050美元一盎司,較2011年的階段性高位跌逾40%,因此投資者在買黃金抗通脹前,需要衡量風險。
石油升值動力看復甦情況
歷史上,高油價與高通脹曾經雙雙出現,因此有人認為買石油股可以抗通脹。不過事實上,現水平的國際油價(上周五曾見64.5美元一桶),不及2007年歷史高位,約147美元的一半,而「三桶油」的股價,與其歷史高位有一大段距離。換言之,油價也是有很大上升空間,但油價能否再上,今次就很視乎全球控疫及經濟的復甦情況。
究其原因,今次通脹主因不只是由供應端(例如原油短缺)引發,更多是由需求端(全球央行持續量寬、環球經濟有望復甦、美國有望推出大型基建計劃)引發,因此投資者在買石油股抗通脹前,需要衡量風險。
買樓可保值 惟上車成本高
另一方面,不少香港人認為買樓可以抗通脹,事實上這種觀點是正確的。2011年6月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略為高過100點,近日已經超過180點,在10年間升幅約80%,跑贏同期通脹。不過,香港樓價高企是人所皆知的事實,樓不是人人買得起。即便如此,樓市的需求亦十分旺盛,即使有新盤的一房單位售價超過1,000萬元,依然有大量人士搶購,小記反而覺得,能夠買得起千萬元物業的投資者,應該有很多更佳搵錢辦法。
通脹越高 債券回報越差
可以說,對於資金少、又想相對穩陣的投資者,除了文首的iBond之外,可選擇的範圍其實不多。不過,在研究不同資產類別與通脹相關性的過程中,信安資金管理研究發現,債市較股市更易受到通脹影響,當中,核心債券投資如美國國債、投資級別債及按揭抵押債券,由2003年到現在,與當地滾動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形成負相關性,代表這類型資產有機會因為通脹向上而出現負回報。事實上,美國主權債第一季的回報是1981年以來最差,印證歷史數據研究所得的結果。
因此,信安資金管理建議投資者考慮由傳統債券投資,轉投其他債券資產類別。由於具有息差優勢,加上與經濟復甦關連度較高,高收益債反而有機會受惠通脹向上,尤其是短存續期高收益債券,或能降低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投資者亦可以考慮轉投其他同樣提供潛在穩定收益的優先證券,作為股債混合工具的優先證券主要由歐美金融機構發行,資產質素一般較為穩健。
REITs表現緊貼通脹率
此外,商品及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等資產的表現可較追貼通脹率。房地產資產信託可通過將價格升幅轉嫁至租賃合約和樓價之上,以對沖通脹的影響,大家不妨留意。